AVF2107 g是一项随机、双盲、活性对照的 III 期临床试验,目的是评价贝伐珠单抗与 IFL 联合一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效果。
试验的主要疗效参数是总生存期。在 IFL 治疗方案中加入贝伐珠单抗后,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缓解率都出现了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的改善。
采用生存期作为测量指标时,在所有预先设定的患者亚组中,其中包括按照年龄、性别、功能状况、原发肿瘤部位、受累器官的数量以及转移性疾病的病程等分类的各个亚组,都观察到了贝伐珠单抗的临床获益。
AVF2192 g是一项随机、双盲、活性对照的 II 期临床试验,目的是在那些不适合接受一线伊立替康治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探讨贝伐珠单抗与 5-FU/LV 联合给药作为一线治疗的效果。
105 名患者被随机分配到 5-FU/LV + 安慰剂组,104 名患者被随机分配到 5-FU/LV + 贝伐珠单抗(5 mg/kg,每 2 周给药一次)。
所有治疗都将持续到出现疾病进展为止。在 5-FU/LV 方案中加入贝伐珠单抗 5 mg/kg,每 2 周给药一次,与单纯 5-FU/LV 化疗对照组相比较,客观缓解率提高,无进展生存期明显延长,而且生存期具有延长的趋势。
NO16966是一项随机、双盲(对于贝伐珠单抗)的 III 期临床试验,目的是探讨贝伐珠单抗 7.5 mg/kg 每 3 周给药联合口服卡培他滨和静脉注射奥沙利铂(XELOX)或者贝伐珠单抗 5 mg/kg 每 2 周给药联合奥沙利铂静脉输注,甲酰四氢叶酸和 5-FU 快速注射,随后给予 5-FU 静脉输注(FOLFOX-4)的治疗效果。
此项研究有两个主要目的:证明 XELOX 的治疗效果并不亚于 FOLFOX-4,以及证明贝伐珠单抗与 FOLFOX-4 或 XELOX 化疗联合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独采用化疗的效果。结果表明研究的两个主要目的都达到了。
ECOG E3200是一项随机对照、开放性 III 期研究,目的是了解在先前接受过治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二线治疗)中给予贝伐珠单抗 10 mg/kg 联合奥沙利铂静脉输注,甲酰四氢叶酸和 5-氟尿嘧啶快速注射,随后 5-氟尿嘧啶静脉输注(FOLFOX-4),每 2 周一次的治疗效果。其中 FOLFOX-4 方案采用了与研究 NO16966 表 3 中相同的剂量和时间安排。
试验的主要疗效参数是总生存期,定义是从随机分组到由于任何原因而死亡的时间。829 名患者参加了随机分组(FOLFOX-4 组 292 人,贝伐珠单抗 + FOLFOX-4 组 293 人,贝伐珠单抗单药治疗组 244 人)。
在 FOLFOX-4 方案中加入贝伐珠单抗后,患者的生存期出现了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的延长。同时还观察到无进展生存期和客观缓解率都出现了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的改善。
ML18147是一项随机、对照、开放性 III 期试验,在经含贝伐珠单抗的一线治疗后出现进展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比较贝伐珠单抗 5.0 mg/kg(每 2 周一次)或 7.5 mg/kg(每 3 周一次)联合氟嘧啶为主的化疗与单用以氟嘧啶为主的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在中止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后 3 个月内,患有组织学确诊的以及疾病进展的 mCRC 患者按 1:1 比例随机接受以氟嘧啶/奥沙利铂或氟嘧啶/伊立替康为主的化疗(依据一线化疗方案调整化疗方案)±贝伐珠单抗。
治疗持续至出现疾病进展或不能耐受的毒性。主要结果指标是总生存期(OS),即从随机化至任何原因导致死亡的时间。
共 820 例患者随机入组,在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贝伐珠单抗联合以氟嘧啶为主的化疗能显著延长生存期(ITT = 819)。
BO17920是一项 3 组的随机、开放性 III 期研究,旨在评价贝伐珠单抗(单剂量为 2.5 mg/kg 体重/周,每 2 周一次与 FOLFOX-4 联用,或每 3 周一次与 XELOX-4 联用,以单用 FOLFOX-4 方案作为对照)作为辅助化疗在 3451 例高危 2 期和 3 期结肠癌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与对照组相比较,在贝伐珠单抗的两组中观察到更多的由于疾病进展引起的复发和死亡。在 3 期结肠癌患者中,任一化疗方案联合贝伐珠单抗未能达到延长无进展生存期的主要目的。
FOLFOX-4 + 贝伐珠单抗组的无进展生存期风险比为 1.17(95%CI:0.98-1.39),而 XELOX-4 + 贝伐珠单抗组的风险比则为 1.07(95%CI:0.90-1.28)。
中国研究BO20696 是一项随机、开放的临床试验,旨在评价贝伐珠单抗(5 mg/kg 体重,每 2 周一次)一线治疗中国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共有 214 例中国患者按照 1:2 随机入组接受伊立替康/5-FU/LV 治疗(m-IFL 组)或伊立替康/5-FU/LV 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贝伐珠单抗 + m-IFL 组)。研究治疗持续至有记录的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反应。
结果表明,贝伐珠单抗组总生存期、客观缓解率均优于m-IFL 组,无进展生存期更长且有统计学意义。
在 E4599,BO17704 和 YO25404 研究中,对贝伐珠单抗联合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一线治疗非鳞状细胞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进行了研究。
E4599 是一项开放性、随机、阳性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评价了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局部晚期、转移性或复发性非鳞状细胞 NSCLC 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使用贝伐珠单抗组,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总缓解率都优于卡铂/紫杉醇组,无进展生存期、总缓解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BO17704 是一项随机、双盲 III 期临床研究,比较了贝伐珠单抗 + 顺铂和吉西他滨对比安慰剂 + 顺铂和吉西他滨治疗既往未接受化疗的局部晚期、转移性或复发性非鳞状细胞 NSCLC 患者。
在两个贝伐珠单抗组中,总体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优于安慰剂组(无统计学差异)。
中国研究YO25404 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 III 期临床研究,纳入既往未接受化疗的不能切除、晚期或复发性非鳞状细胞 NSCLC 中国患者,随机入组接受贝伐珠单抗 + 卡铂和紫杉醇(CP)化疗或安慰剂 + 卡铂和紫杉醇(CP)化疗。
主要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期,研究的次要终点包括总生存期和客观缓解率。结果表明,贝伐珠单抗组无进展生存期、总缓解率均优于卡铂/紫杉醇+安慰剂组,且有统计学差异,总生存期更长(p=0.0154)。
在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的国际研究BO17705 (NCT00738530)中评估了贝伐珠单抗对初治的mRCC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将贝伐珠单抗联合α-干扰素与安慰剂联合α-干扰素对mRCC患者的疗效进行了比较。
共有649名接受肾切除术的患者随机(1:1)接受贝伐珠单抗(每2周一次,每次10mg/kg,N=327)+ α-干扰素(9 MIU每次,每周3次,最长52周)或安慰剂+α-干扰素治疗。患者持续治疗,直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反应。
本次试验主要的观察终点是研究者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其次是客观反应率(ORR)和总生存期(OS)。
入组患者的人群特征为:平均年龄60岁,70%是男性,96%是白人。研究人群的Motzer评分为:28%为良(0),56%为中级(1-2),8%为差(3-5),7%信息缺失。
晚期肾癌预后Motzer评分系统,包括以下五项指标:乳酸脱氢酶水平>正常水平上限的1.5倍、血红蛋白<正常水平下限、校正后血钙水平>10 mg/dL、初始诊断到开始全身治疗的时间间隔<1年、KPS评分≤70。同时具有上述3个或3个以上因素的患者为高危患者,预后不佳。
试验结果表明,两组患者(贝伐珠单抗 VS 安慰剂组)的PFS为10.2个月 VS 5.4个月,ORR为30% VS 12%,中位OS为23个月 VS 21个月。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报告的一项研究,联合化疗辅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贝伐珠单抗治疗改善了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生存状况:接受化疗辅以贝伐珠单抗治疗的妇女生存时间较单纯接受化疗的对照组延长约4个月。
由Krishnansu S. Tewari及其合作者进行的这项妇科肿瘤学组(GOG)试验纳入了初次接受化疗的复发性、难治性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
在双药化疗(顺铂+紫杉醇vs. 托泊替康+紫杉醇)和贝伐珠单抗辅助治疗(加用 vs. 不加用)的双因素析因设计方案中,总共有452位妇女参加随机分组,治疗为开放标签性,不允许交叉进行。
中期分析显示,托泊替康-紫杉醇方案既不优于也不劣于顺铂-紫杉醇方案,后一方案为现行的标准治疗。
随着随访时间延长至20.8个月(中间值),接受贝伐珠单抗辅助治疗的妇女中位总体生存时间较单纯接受化疗的对照组延长(17.0 vs. 13.3个月;危险比,0.71;P=0.0035)。
顺铂-紫杉醇化疗辅以贝伐珠单抗治疗时产生了明显的生存收益,但托泊替康-紫杉醇化疗辅以贝伐珠单抗治疗时则不然((HR,0.74;P=0.09)。不良反应在很大程度上与既往使用贝伐珠单抗治疗其他癌症的情况相近。
卵巢癌
2019年12月,德国学者发表在《N Engl J Med》的一项研究,考察了奥拉帕尼联合贝伐珠单抗作为卵巢癌一线维持治疗的作用。
结果:随机分组的806名患者中,奥拉帕尼组537人,安慰剂组269人。中位随访22.9个月后,奥拉帕尼+贝伐珠单抗组和安慰剂+贝伐珠单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22.1个月和16.6个月(疾病进展或死亡的HR,0.59;95% CI,0.49~0.72;P<0.001)。
同源重组缺陷阳性(HRD)患者疾病进展或死亡的HR(奥拉帕尼vs安慰剂)为0.33(0.25~0.45),包括BRCA突变(中位无进展生存期,37.2 vs 17.7个月),HRD阳性但无BRCA突变患者(中位PFS,28.1 vs 16.6个月)的HR为0.43(0.28~0.66)。
不良事件与奥拉帕尼和贝伐珠单抗已明确的安全性特征一致。
卵巢癌在总体的人群中,尼拉帕利联合贝伐珠单抗对比单纯尼拉帕利治疗,中位PFS分别为11.9个月和5.5个月,,而如果采用化疗加抑制剂维持的治疗,PFS可以达到19-20个月。
114联合国药集团提供肿瘤靶向药海外直购服务,帮您低价购买海外新药及仿制药。
如有需要,请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肿瘤咨询顾问」进行咨询。
114抗癌指南导航·点击下方文字阅读更多
温馨提示:本文涉及医疗内容为普遍适用性建议,仅供学习和参考,最终意见以临床医师诊断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