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甲胎蛋白、病毒性肝炎标记、肿瘤标记物、甲胎蛋白(AFP)等,其中AFP是肝癌诊断中最有特异性的标记物,我国60%-70%肝癌病人AFP超出正常值。
a.超声是目前肝癌最常用的定位诊断方法,也是普查的首选方法。超声可以确定肝内有无病灶,可发现直径小于1cm甚至更小的肝癌,有一定鉴别占位的良恶性质的能力,同时可以明确肿瘤定位,明确肝内肿瘤与血管和临近脏器的关系。
b.CT可检测出1-2cm的小肝癌,提供肿瘤大小、部位、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等信息,与超声互为补充,CT+门脉造影有助于微小肝癌的检出,缺点是有放射性,费用高于超声检查。
c.MRI同样能提供肿瘤大小位置、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等信息,并可协助病变性质的鉴别,同时具有无放射性损伤,软组织分辨较好,能获得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三重图像等优点。
d.肝动脉造影可现实肿瘤大小、数目、及肝动脉的解剖变异,有助于病变性质的鉴别,但是有创性检查,仅用于超声、CT或MR等仍未能做出定位诊断时或用门动脉栓塞治疗前了解肿瘤血供和血管畸形等。
B超或CT引导下细针穿刺获得细胞学或粗针穿刺获得组织学,或术中活检,或术中切除标本的组织学检查。
114抗癌指南导航·点击下方文字阅读更多
温馨提示:本文涉及医疗内容为普遍适用性建议,仅供学习和参考,最终意见以临床医师诊断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