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肿瘤的治疗一直是个难题,因为肿瘤通常紧邻重要健康组织和器官。多学科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和/或化疗,特别是针对晚期肿瘤患者。
放疗通常作为首选的术后辅助治疗,但是治疗相关毒副作用依然是个严重的问题。
患者在治疗后通常会出现味觉障碍、吞咽困难、吞咽痛、黏膜炎、口腔干燥、疼痛、恶心、呕吐和消瘦,有些患者甚至需要置入胃造口饲管。
另外,头颈部有许多重要器官,在日常生活中有重要的功能。这些器官通常非常临近放疗照射野,对于许多“治愈”的患者,他们在治疗后长时间饱受副作用的折磨,如语言功能障碍、吞咽障碍等。
得益于优异的物理特性,质子治疗能够通过显著减少肿瘤周围正常组织器官受到照射的放射线剂量,减少放疗相关毒性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头颈部肿瘤包括原发于鼻腔、鼻窦及鼻咽、口咽、喉咽、颈段食管、甲状腺、涎腺、口腔、喉、耳等各类肿瘤。目前头颈部肿瘤质子治疗已纳入临床治疗指南。
在头颈部肿瘤治疗过程中,质子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放射线对肿瘤周围重要组织,如眼睛、嘴、唾液腺和脑部组织的照射。
此外,与传统放疗相比,质子治疗后患者出现口腔溃疡、恶心、唾液腺损伤、体重减轻等副作用的概率也更低,饲管的使用也有所减少。
在食管癌治疗过程中,很难做到在放疗过程中保护食管周围的重要器官,如心脏、肺和脊柱,而使用质子治疗则能够有效保护这些器官。
鼻咽癌饲管使用风险降低 45% ;
口咽癌饲管使用风险降低 27% ;
鼻腔和鼻窦肿瘤相对 5 年无病生存率提高 44% ;
脊索瘤疾病控制率总体提高 50%,治疗后前 3 个月副作用更少,二次肿瘤发生风险降低 50%;
整体治疗费用低于传统放疗。
可点击图片放大查看
点击下方图片快速预约专家会诊↓↓↓
114抗癌指南导航·点击下方文字阅读更多
温馨提示:本文涉及医疗内容为普遍适用性建议,仅供学习和参考,最终意见以临床医师诊断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