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拉帕利是什么药?

品牌图-文章用.jpg


奥拉帕利是一种全球首创(first-in-class)PARP抑制剂,也是第一个有潜力利用DNA损伤应答(DDR)通路缺陷(如BRCA突变)来优先杀死癌细胞的靶向治疗方法。


它是一种新型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包括PARP1,PARP2,和PARP3。PARP介导一种DNA修复机制,在DNA损伤修复与细胞凋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奥拉帕利作用机制

奥拉帕利特异作用于靶向细胞的DNA损伤修复机制,通过攻击携带BRCA1和BRCA2突变癌细胞中的关键漏洞起作用,可用于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突变、对铂类药物敏感的复发性严重卵巢癌患者的维持治疗。


美国哈佛医学院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的一项研究已经发现,奥拉帕尼的作用位点是聚合酶Q(POLQ,又称POLθ)。


科学家发现大量卵巢癌患者同源重组(homologousrecombination,HR)修复途径基因存在缺陷,且POLQ的蛋白表达大大上调,HR是修复DNA断链的重要修复途径。


他们猜测POLQ是为了弥补HR的缺失并且参与DNA的修复。实验证明,HR正常的细胞中,敲除POLQ会使HR活动性明显上升;而在HR缺失的细胞内,敲除POLQ会导致细胞死亡。POLQ含有RAD51结合膜体,可以阻断RAD51介导的DNA修复。


研究揭示约10%的卵巢癌患者和5%的乳腺癌患者携带有BRCA1或BRCA2基因突变,BRCA1和BRCA2均属于肿瘤抑制基因,HR修复途径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的突变意味着HR修复途径的缺失。


在BRCA1或BRCA2突变的癌症模型中,阻滞修复单链DNA断裂的重要成分——PARP可合成杀灭突变的癌细胞。


将BRCA缺乏的小鼠与POLQ缺乏小鼠杂交培育导致胚胎在孕育后不久死亡,这意味着,同时存在两种修复缺陷具有胚胎致死性。


上述发现表明,奥拉帕利这种能够杀灭BRCA缺陷细胞的新型口服PARP抑制剂,可能成为这类突变携带者的癌症治疗药物。


此前,人们对于BRCA突变的认识尚未对卵巢癌或乳腺癌的治疗选择产生影响,而这项研究之后,意味着奥拉帕利可以用于BRCA1或BRCA2基因突变的肿瘤患者的靶向治疗,其治疗靶点是癌细胞的遗传缺陷而非靶器官。


在卵巢癌和乳腺癌细胞中,BRCA突变是对细胞生存的第一重打击,因为它增加了它们DNA损伤的易感性。


通过靶向作用于PARP控制的备份修复通路,奥拉帕利及其类似药物实现了对细胞继续生存第二重打击。随着两条修复信号通路的失调,DNA损伤的积累对细胞产生了第三重打击。


奥拉帕利研发历程

2018年欧洲肿瘤医学协会会议(ESMO)上公布一线治疗BRCA突变的晚期卵巢癌的III期临床研究SOLO1的详细数据:


奥拉帕利能够显著改善研究者评估的PFS,中位随访40.7个月后,奥拉帕利治疗组中位PFS仍未达到,而安慰剂组为13.8个月(HR=0.30; p<0.0001)。


所有的患者随访至少3年,60.4 % 保持无进展,奥拉帕利组与对照组相比,无化疗间期相差36.7月。


2019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公布且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全球3期POLO试验。


该研究评估了奥拉帕利用于携带遗传性BRCA基因突变的胰腺癌患者的一线含铂化疗的维持治疗疗效。


结果非常惊艳,奥拉帕利将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几乎延长了一倍,从对照组的3.8个月,提升到了7.4个月,使疾病进展风险降低了47%。


奥拉帕利上市历程

奥拉帕利早在2017年12月就获得CFDA 优先审评,于2018年8月正式获批铂敏感复发的卵巢癌成为中国上市的第一个PARP抑制剂,并在2019年11月进入国家医保目录。


2019年12月30日FDA)批准了阿斯利康的PARP抑制剂奥拉帕利用于携带遗传性BRCA基因突变的胰腺癌患者的一线含铂化疗的维持治疗。


奥拉帕利是首个PARP抑制剂,也是首个潜在利用DNA损伤应答(DDR)途径缺陷(如BRCA突变)优先杀死癌细胞的靶向治疗药物。此外奥拉帕利对携带BRCA突变的患者也有良好的效果。


随着医学研究的进展,一个个致病基因被我们揪了出来,并相继开发出了药物,期待奥拉帕利再接再厉,对携带BRCA突变的其他泛癌种能够“一网打尽”!


114联合国药集团提供肿瘤靶向药海外直购服务,帮您低价购买海外新药及仿制药。


如有需要,请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肿瘤咨询顾问」进行咨询。



114抗癌指南导航·点击下方文字阅读更多

返回首页 | 肺 癌 | 胃 癌 | | 肝 癌 | 食管癌 | 乳腺癌 | 卵巢癌 | 肾癌 | 宫颈癌 | 胰腺癌 | 鼻咽癌 | 甲状腺癌 | 前列腺癌 | 子宫癌 | 口腔癌 | 喉 癌 | 脑肿瘤 | 白血病 | 淋巴瘤

基因检测 | 免疫检测 | 靶向治疗 | 质子治疗 | 免疫药物 | 免疫细胞 | NK细胞 | CIK细胞 | CTL细胞 | 新抗原特异性T细胞 | 肿瘤疫苗




温馨提示:本文涉及医疗内容为普遍适用性建议,仅供学习和参考,最终意见以临床医师诊断为准

阅读50278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