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31试验对一线抗HER2治疗(拉帕替尼或曲妥珠单抗)联合紫杉烷类治疗24周进行比较,序贯相同的抗HER2单药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根据先前的(新)辅助抗HER2治疗,先前的(新)辅助紫杉烷治疗,计划紫杉烷治疗,以及肝转移情况进行分层。试验主要终点是意向性治疗(ITT)无进展生存期(PFS),定义为随机分组至疾病进展(根据RECIST[1.0版]标准判断),或者局部评估的HER2阳性肿瘤患者死亡时间。主要检验统计量是非劣效性分层log-rank检验。同时也评估确诊为HER2阳性肿瘤患者的PFS。
从2008年7月17日到2011年12月1日,研究人员对21个国家的652例患者进行了研究,其中537例集中确诊为HER2阳性肿瘤。中位随访时间为21.5个月。拉帕替尼和曲妥珠单抗的中位ITT PFS分别为9.0个月和11.3个月。ITT分析显示,拉帕替尼的PFS劣于曲妥珠单抗,分层风险比(HR)1.37(95%CI,1.13~1.65;P=0.001)。集中确诊为HER2阳性肿瘤的患者中,拉帕替尼和曲妥珠单抗的中位PFS分别为9.1个月和13.6个月(HR,1.48;95%CI,1.20~1.83;P<0.001)。拉帕替尼的3级或4级腹泻和皮疹较多(P<0.001)。总生存期的次要终点支持PFS结果,ITT HR1.28(95%CI,0.95~1.72;P=0.11);集中确诊为HER2阳性肿瘤的患者的HR为1.47(95%CI,1.03~2.09;P=0.03)。
综上所述,作为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的一线治疗而言,与曲妥珠单抗联合紫杉烷治疗相比较,拉帕替尼联合紫杉烷治疗的无进展生存期较短,且毒性更大。
CEREBEL试验比较了Her-2阳性患者在接受“拉帕替尼+卡培他滨”治疗或接受“曲妥珠单抗+卡培他滨”治疗后出现疾病复发且以中枢神经系统转移为最先表现的发生率。研究人员将无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的乳腺癌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拉帕替尼+卡培他滨”组和“曲妥珠单抗+卡培他滨”组。前者每天服用1250mg拉帕替尼+每21天的1至14天口服卡培他滨2000mg/m2;后者曲妥珠单抗首次剂量为8mg/kg,之后是每3周输注一次曲妥珠单抗,剂量为6mg/kg。本试验的主要研究终点是以中枢神经系统转移为复发第一站的发生率。次要研究终点是PFS和OS。
该研究总共入组了540名患者,其中271名为“拉帕替尼+卡培他滨”组,269名为“曲妥珠单抗+卡培他滨”组。“拉帕替尼+卡培他滨”组患者发生以中枢神经系统转移为复发第一站的概率为3%,而“曲妥珠单抗+卡培他滨”组为5%(95%CI,-2% to 5%,P=0.360)。“曲妥珠单抗+卡培他滨”组相对于“拉帕替尼+卡培他滨”组患者的OS和PFS较长一些(HR for PFS 1.30 95%CI 1.04 to 1.64;HR for OS 1.34 95%CI 0.95 to 1.64)。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拉帕替尼+卡培他滨”组为13%,在“曲妥珠单抗+卡培他滨”组为17%。
在本试验中,主要研究终点即以中枢神经系统转移为复发第一站的发生率在“拉帕替尼+卡培他滨”组和“曲妥珠单抗+卡培他滨”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曲妥珠单抗+卡培他滨”组患者的预后较对照组稍好一些。然而,“拉帕替尼+卡培他滨”组的疗效可能受到之前因远处转移,患者接受以“曲妥珠单抗”为基础的一线或二线方案的治疗影响。
为了让更多患者早用药、用好药,114肿瘤资讯联合国药集团推出肿瘤靶向药海外直购服务,价格最低可低至1折。
如有需要,请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肿瘤咨询顾问」进行咨询。

温馨提示:本文涉及医疗内容为普遍适用性建议,仅供学习和参考,最终意见以临床医师诊断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