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咯替尼和拉帕替尼相比效果怎么样?

品牌图-文章用.jpg


1. 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对比拉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既往用过/未用过曲妥珠单抗且既往≤2线化疗的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II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肿瘤缩小三成率ORR:78.5% vs 57.1%;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FS:18.1个月vs 7.0个月。

亚组分析显示:在既往用过曲妥珠单抗亚组,吡咯替尼组中位PFS显著优于拉帕替尼组(未达到vs 7.1月,p=0.0031);在既往未用过曲妥珠单抗亚组,吡咯替尼组中位PFS亦显著优于拉帕替尼组(18.1月vs 5.6月,p=0.0013)。提示吡咯替尼的抗肿瘤效果与既往是否用过曲妥珠单抗无关。

安全性分析显示:吡咯替尼组总体不良事件(AE)与拉帕替尼组相当(100% vs 98.4%),严重不良事件(SAE)与拉帕替尼组相当(7.7% vs 6.3%)。腹泻是吡咯替尼组最常见的不良事件,吡咯替尼组总的腹泻发生率为96.9%,绝大多数患者为1-2级腹泻,3级腹泻的发生率仅为15.4%。


腹泻主要出现在用药初期,随着治疗周期的增加,总体腹泻的发生率有下降趋势,3级腹泻的发生无增长趋势。且绝大多数腹泻经治疗是可逆的。


此外,吡咯替尼组的皮疹和胆红素升高的发生率均低于拉帕替尼组(4.6% vs 23.8%;30.8% vs 49.2%)。

2.PHOEBE是一项随机、开放、平行对照、多中心 III 期临床研究,主要研验证马来酸吡咯替尼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


研究于 2017 年 7 月开始入组患者,截至 2019 年 3 月,共有 267 例患者随机入组并接受研究药物,其中 134 例患者接受了吡咯替尼治疗,133 例患者接受了拉帕替尼(一种选择性、可逆性EGFR/HER2 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所有入组患者均联用卡培他滨。

PHOEBE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既往接受过曲妥珠单抗和紫杉类药物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接受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对比拉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可显着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


为了让更多患者早用药、用好药,114肿瘤资讯联合国药集团推出肿瘤靶向药海外直购服务,价格最低可低至1折。


如有需要,请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肿瘤咨询顾问」进行咨询。



114抗癌指南导航·点击下方文字阅读更多

返回首页 | 肺 癌 | 胃 癌 | | 肝 癌 | 食管癌 | 乳腺癌 | 卵巢癌 | 肾癌 | 宫颈癌 | 胰腺癌 | 鼻咽癌 | 甲状腺癌 | 前列腺癌 | 子宫癌 | 口腔癌 | 喉 癌 | 脑肿瘤 | 白血病 | 淋巴瘤

基因检测 | 免疫检测 | 靶向治疗 | 质子治疗 | 免疫药物 | 免疫细胞 | NK细胞 | CIK细胞 | CTL细胞 | 新抗原特异性T细胞 | 肿瘤疫苗 | 临床招募



微信文章加关注.jpg

温馨提示:本文涉及医疗内容为普遍适用性建议,仅供学习和参考,最终意见以临床医师诊断为准

阅读50227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