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曲唑片是什么药?

品牌图-文章用.jpg


来曲唑是新一代高选择性芳香化酶抑制剂,为人工合成的苄三唑类衍生物,通过抑制芳香化酶,使雌激素水平下降,从而消除雌激素对肿瘤生长的刺激作用。


由于其选择性较高,不影响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和甲状腺功能,大剂量使用对肾上腺皮质类固醇类物质分泌无抑制作用,因此具有较高的治疗指数。


各项临床前研究表明,来曲唑对全身各系统及靶器官没有潜在毒性,无诱变性及致癌作用,且毒副反应较小,耐受性良好,与其他芳香化酶抑制剂和抗雌激素药物相比,抗肿瘤作用更强。


适用于治疗抗雌激素治疗无效的晚期乳腺癌绝经后患者以及乳腺癌早期的治疗。


来曲唑片作用机制

部分乳腺肿瘤的生长受到雌激素的刺激,或者依赖于雌激素的存在。


在绝经后女性中,雌激素主要来自于芳香化酶的作用,芳香化酶将肾上腺雄激素(主要是雄烯二酮和睾酮)转化为雌酮和雌二醇。


因此,通过特异性地抑制芳香化酶可以抑制周围组织和癌组织本身的雌激素生物合成。


来曲唑是芳香化酶系统的一种非类固醇竞争性抑制剂,它能抑制从雄激素到雌激素的转化。


在无肿瘤或荷瘤的成年雌性动物中,来曲唑在降低子宫重量、提高血清 LH 和导致雌激素依赖性肿瘤的消退方面与卵巢切除术同等有效。


与卵巢切除术相比,来曲唑治疗不会导致血清 FSH 上升。来曲唑可以选择性地抑制性腺类固醇生成,但是对肾上腺盐皮质激素或糖皮质激素的生成没有显著作用。


来曲唑通过与细胞色素 P450 酶中的亚铁血红素竞争性结合来抑制芳香化酶,从而降低所有组织中的雌激素生物合成。


经来曲唑治疗的女性患者的血清雌素酮、雌二醇和硫酸雌素酮显著降低,而对肾上腺皮质类固醇、醛固酮或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没有显著影响。


来曲唑片研发历程

来曲唑对于绝经后、雌激素阳性的早期乳腺癌的Ⅲ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5年无病生存期DFS率在AI组和安慰剂组分别为95% vs 91%,AI组乳腺癌复发风险降低34%。


对来曲唑和阿那曲唑进行临床评估的开放、随机、多中心 IIIb 研究结果显示:


来曲唑组降低了预计 7% 的复发风险(HR 0.93;95% CI 0.80,1.07,P = 0.31)。OS 两组并无显著不同。来曲唑组死亡率为 11.4%,阿那曲唑组死亡率为 11.7%。


对比来曲唑 2.5 mg 与他莫昔芬 20 mg 作为晚期乳腺癌绝经后女性患者的一线治疗结果显示:


在仅存在软组织疾病的患者中,来曲唑治疗患者的疾病进展的中位时间为 12.1 个月,他莫昔芬治疗患者为 6.4 个月;


在存在脏器转移的患者中,来曲唑治疗患者的疾病进展的中位时间为 8.3 个月,他莫昔芬治疗患者为 4.6 个月。


来曲唑片上市历程

1996 年 12 月来曲唑首次在欧盟获批上市,商品名为Femara®,规格为 2.5 mg,适应症为对绝经后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辅助治疗。


1999年 7 月在美国获批上市,2006 年 1 月在日本获批上市。


2001 年 4 月,诺华制药的来曲唑片首次在中国获批,用于绝经后早期乳腺癌患者辅助治疗。


除诺华制药研发的来曲唑片外,国内恒瑞医药及浙江海正获批上市,并获得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小结

对于体内通过芳香化酶转化而来的雌激素,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控制这种酶,消除了芳香化酶,这种转化过程就无法进行,也就阻断了这条产生途径。


目前临床上较普遍运用的已经是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了,它包括阿那曲唑(瑞宁得)、来曲唑(弗隆)、依西美坦,和第一、二代相比更安全,身体副作用更小。


现在对于内分泌治疗的使用时间、方法医学界一直在探索。


近期,有一项研究比较了内分泌5年与10年治疗的差别,认为对一些高危人群,10年的内分泌治疗可以使患者获得另一个10年的生存获益;


近一步降低复发风险,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现在甚至有可能要求部分患者终身用药。


114联合国药集团提供肿瘤靶向药海外直购服务,帮您低价购买海外新药及仿制药。


如有需要,请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肿瘤咨询顾问」进行咨询。



114抗癌指南导航·点击下方文字阅读更多

返回首页 | 肺 癌 | 胃 癌 | | 肝 癌 | 食管癌 | 乳腺癌 | 卵巢癌 | 肾癌 | 宫颈癌 | 胰腺癌 | 鼻咽癌 | 甲状腺癌 | 前列腺癌 | 子宫癌 | 口腔癌 | 喉 癌 | 脑肿瘤 | 白血病 | 淋巴瘤

基因检测 | 免疫检测 | 靶向治疗 | 质子治疗 | 免疫药物 | 免疫细胞 | NK细胞 | CIK细胞 | CTL细胞 | 新抗原特异性T细胞 | 肿瘤疫苗




温馨提示:本文涉及医疗内容为普遍适用性建议,仅供学习和参考,最终意见以临床医师诊断为准

阅读50140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