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莫非尼(佐博伏)临床治疗效果如何?

品牌图-文章用.jpg


国外研究


初治患者

一项开放性、国际多中心、随机 III 期临床研究支持维莫非尼应用于初治 BRAFV600 突变阳性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


患者被随机分配至维莫非尼治疗组(960 mg,每日两次)或达卡巴嗪治疗组(1000 mg/m2,每 3 周一次)。总计 675 名患者被随机分配至维莫非尼治疗组(n = 337)或达卡巴嗪治疗组(n = 338)。


总生存期(OS)的中位随访时间在维莫非尼治疗组为 6.2 个月(范围在 0.4 至 13.9 个月之间),在达卡巴嗪治疗组为 4.5 个月(范围在小于 0.1 至 11.7 个月之间)。


维莫非尼治疗组的总生存期长于达卡巴嗪治疗组,风险比为 0.44(95% 置信区间:0.33,0.59),表示接受维莫非尼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达卡巴嗪治疗的患者死亡风险下降 56%。


维莫非尼治疗组 6 个月生存率的 Kaplan-Meier(K-M)估计值为 83%(95% 置信区间:79%,87%),达卡巴嗪治疗组为 63% (95% 置信区间:57%,69%)。


截至分析时,维莫非尼治疗组中位 OS 的 K-M 估计值尚未达到(95% 置信区间:9.6,未达到),达卡巴嗪治疗组的中位 OS 为 7.9 个月(95% 置信区间:7.3,9.6)。


在最后一名患者随机入组后 24 个月,对 OS 进行了一项更新的事后分析(截止日期 2012 年 12 月 20 日)。此次分析时,已有 478 名患者死亡 242 名来自维莫非尼治疗组,236 名来自达卡巴嗪治疗组)。


维莫非尼治疗组的中位随访时间为 13.4 个月(范围:0.4 至 33.3 个月)。维莫非尼组的中位 OS 的 K-M 估计值为 13.6 个月(95% 置信区间:12.0,15.3)。


由研究者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在维莫非尼治疗组长于达卡巴嗪治疗组,风险比为 0.26(95% 置信区间:0.20,0.33),表示接受维莫非尼治疗的患者相对接受达卡巴嗪治疗的患者进展或死亡的风险下降 74%。


维莫非尼治疗组中,6 个月 PFS 率的 Kaplan-Meier(K-M)估计值为 47%(95% 置信区间:38%,55%),而达卡巴嗪治疗组的相应数据为 12%(95% 置信区间:7%,18%)。


在维莫非尼治疗组中,中位 PFS 为 5.32 个月(95% 置信区间:4.86,6.57),而达卡巴嗪治疗组的中位 PFS 为 1.61 个月(95% 置信区间:1.58,1.74)。


对于次要终点,由研究者评估的经确认的最佳总体缓解率(CR + PR),维莫非尼治疗组患者(48.4%)(95% 置信区间:41.6%,55.2%)较达卡巴嗪治疗组(5.5%)(95% 置信区间:2.8%,9.3%)有显著提高(p<0.0001)。在 37% 的维莫非尼治疗组患者和 24% 的达卡巴嗪治疗组患者中,观察到基于 RECIST1.1 判定的疾病稳定。


在各亚组(年龄、性别、基线 LDH、ECOG 体能状态、转移性疾病分期)与地理区域中,均可观察到有利于维莫非尼治疗组的 OS、PFS 和经确认的最佳总体缓解率的改善。


在有体能状态改善(基于医师评价)的患者比例方面,维莫非尼治疗组(63.4%)(95% 置信区间:57%,69%)高于达卡巴嗪治疗组(20.2%)(95% 置信区间:15%,26%)。


对 NO25026 试验中 673 名患者的肿瘤样本进行回顾性测序,其中 57 名患者报告为 BRAFV600K 突变阳性黑色素瘤。尽管患者数量较少,疗效分析结果显示维莫非尼用于这些 V600K 突变阳性肿瘤患者在 OS、PFS 和证实的总体最佳缓解方面均有相似的临床获益。


既往至少有一次系统性治疗失败的患者

一项 II 期、单组、国际多中心研究中, 主要终点-经确认的最佳总体缓解率(CR + PR)(由独立审查委员会(IRC)评估)为 52%(95% 置信区间:43%,61%)。中位至疾病缓解时间为 1.4 个月,其中 75% 的疾病缓解发生于治疗第 1.6 个月时。


由 IRC 评估的缓解持续时间的中位值为 6.5 个月(95% 置信区间:5.6,未达到)。在 30% 的患者中,观察到基于 RECIST1.1 判定的疾病稳定。中位总生存期为 15.9 个月(95% 置信区间:11.2,19.3),6 个月生存率为 77%(95% 置信区间:69%,84%),1 年存率为 58%(95% 置信区间:48%,66%)。中位 PFS 为 6.1 个月(95% 置信区间:5.5,6.9),6 个月 PFS 率为 52%(95% 置信区间:43%,61%)。


脑转移患者

一项开放性、单臂、多中心、II 期维莫非尼研究(N = 146)包括两个同时入组的队列:既往未经治疗患者(队列 1:N = 90):患者既往未接受过针对脑转移的治疗;允许既往接受过针对转移性黑色素瘤系统性治疗。


既往经治疗患者(队列 2:N = 56):患者既往接受过针对脑转移的治疗,并且在治疗后疾病发生进展。总体而言,两队列疗效差异不大,脑部病灶缓解率都在17%左右、治疗缓解持续时间(DOR)平均5.0个月、无进展生存期(PFS)中位值3.7个月、总体生存期(OS)9.6个月。


国内研究


国内研究YO28390 是一项开放性、单臂、多中心、多次给药的 I 期临床试验(N = 46),旨在评价维莫非尼在 BRAFV600 突变阳性的不能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中国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安全性和疗效。疗效性结果由研究者评估,经确认的最佳总体缓解率(CR + PR)为 52%(95% 置信区间:37%,67%)。


中位至疾病缓解时间为 1.8 个月。缓解持续时间的中位值为 9.1 个月(95% 置信区间:7.4,未达到)。在 46% 的患者中,观察到基于 RECIST1.1 判定的疾病稳定。


中位 PFS 为 8.3 个月(95% 置信区间:5.7,10.9),6 个月 PFS 率为 59%(95% 置信区间:45%,73%),12 个月 PFS 率为 33%(95% 置信区间:20%,47%)。


中位总生存期为 13.5 个月(95% 置信区间:12.2 个月,未达到),6 个月生存率为 89%(95% 置信区间:80%,98%),12 个月生存率为 65%(95% 置信区间:51%,79%)。


114联合国药集团提供肿瘤靶向药海外直购服务,帮您低价购买海外新药及仿制药。


如有需要,请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肿瘤咨询顾问」进行咨询。



114抗癌指南导航·点击下方文字阅读更多

返回首页 | 肺 癌 | 胃 癌 | | 肝 癌 | 食管癌 | 乳腺癌 | 卵巢癌 | 肾癌 | 宫颈癌 | 胰腺癌 | 鼻咽癌 | 甲状腺癌 | 前列腺癌 | 子宫癌 | 口腔癌 | 喉 癌 | 脑肿瘤 | 白血病 | 淋巴瘤

基因检测 | 免疫检测 | 靶向治疗 | 质子治疗 | 免疫药物 | 免疫细胞 | NK细胞 | CIK细胞 | CTL细胞 | 新抗原特异性T细胞 | 肿瘤疫苗




温馨提示:本文涉及医疗内容为普遍适用性建议,仅供学习和参考,最终意见以临床医师诊断为准

阅读50065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