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 III 期开放性研究(NO25026)和II 期临床研究(NP22657)中,最常见的任意级别药物不良反应(ADR)(任一研究 ≥ 30%)为关节痛、疲乏、皮疹、光敏反应、脱发、恶心、腹泻、头痛、瘙痒、呕吐、皮肤乳头状瘤和皮肤角化症。
最常见( ≥ 5%)3 级 ADR 为 cuSCC、角化棘皮瘤、皮疹、关节痛和γ-谷氨酰转移酶(GGT)升高。两项研究中 4 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 ≤ 4%。
研究 NO25026 中导致研究药物永久停用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 7%。研究 NP22657 中,导致研究药物永久停用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 3%。
值得关注的不良反应包括:皮肤鳞状细胞癌(cuSCC)、超敏反应、QT 间期延长。实验室检查出现异常的指标主要是GGT、AST、ALT、碱性磷酸酶、胆红素、肌酐等。
2. 上市后报告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肝损伤、中性粒细胞减少、CMML、胰腺癌、药物反应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和全身性症状、放射性损伤、胰腺炎、急性肾损伤等。
上市后有关不良反应的更多信息包括:应用维莫非尼患者中已经有报告轻重程度不一的肾脏不良反应,包括从轻中度肌酐升高,到急性间质性肾炎和急性肾小管坏死,部分病例是在脱水情况下观察到的。大多数情况下,肌酐升高似乎可自然逆转。
肝功能实验室异常包括 ALT ≥ 5 倍正常上限、ALP ≥ 2 倍正常上限和 ALT ≥ 3 倍正常上限并伴随胆红素浓度升高(>2 倍正常上限),这些异常在上市后已有报告;上市后有报告肌酐实验室检查异常的病例。
3. 国内研究YO28390提示,维莫非尼的耐受性良好,最常见的 AE 为痤疮样皮炎和关节痛(各 30 例患者,65.2%),其次是血胆固醇升高和腹泻(各 27 例患者,58.7%)、血胆红素升高(25 例患者,54.3%)、黑色素痣(24 例患者,52.2%)、脱发(23 例患者,50.0%)、掌跖红肿疼痛综合征(22 例患者,47.8%)、光敏反应(17 例患者,37.0%)、疲劳(14 例患者,30.4%)、发热(13 例患者,28.3%)、斑丘疹(12 例患者,26.1%)、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和蛋白尿(各 11 例患者,23.9%)以及总胆酸升高、高甘油三酯血症和白细胞减少(各 10 例患者,21.7%)。
114联合国药集团提供肿瘤靶向药海外直购服务,帮您低价购买海外新药及仿制药。
如有需要,请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肿瘤咨询顾问」进行咨询。
114抗癌指南导航·点击下方文字阅读更多
温馨提示:本文涉及医疗内容为普遍适用性建议,仅供学习和参考,最终意见以临床医师诊断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