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sciminib是一种新型的选择性BCR-ABL1抑制剂,与ATP竞争性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不同,asciminib靶向ABL1肉豆蔻酰基结合位点。临床前研究数据表明,asciminib与ATP竞争性TKI联合应用可产生协同作用和克服耐药性的能力。来自美国密歇根大学的Moshe Talpaz博士和他的同事们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中评估了asciminib联合伊马替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CML慢性期(CP)/加速期和既往≥2种TKI耐药/不耐受的患者被纳入此I期临床研究(NCT02081378);伊马替尼不耐受或心血管疾病不能控制的患者被排除在外。以28天为一个治疗周期,患者分别接受asciminib 40mg(n=9)、60mg(n=6)、80mg(n=4)QD或40mg BID(n=6)联合伊马替尼400mg QD(n=6)治疗。共25名患者(均为CML-CP)入组;15/25名患者既往接受过>2种TKI治疗,17/25名患者既往接受过伊马替尼治疗。截至数据截止时(2014年7月15日),17名患者正在接受治疗;由于患者/医生决定(n=4)、不良事件(AE:瘙痒[n=1],近端肌病[n=1])、妊娠(n=1)和疾病进展(n=1[急变期]),共8名患者停药。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54.6周。在无基线BCR-ABL1 IS<1%的患者中,9/15名患者在48周内达到BCR-ABL1 IS<1%。在无基线主要分子生物学缓解(MMR:BCR-ABL1 IS≤0.1%)的可评估患者中,8/19名患者在48周内达到MMR,3/20名患者在48周内达到MR4.5(BCR-ABL1 IS≤0.0032%)。在基线MMR患者中没有发生MMR丢失。22名(88%)患者出现药物相关AE(任何级别),最常见的是恶心(32%)、脂肪酶升高(20%)、腹痛(16%)、外周水肿(16%)和呕吐(16%)。asciminib剂量的限制性毒性(DLTs)(第1周期)为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40 mg QD;n=1)、腹痛(60 mg QD;n=1)、恶心(60 mg QD;n=1)、胰腺炎(80 mg QD;n=1)、脂肪酶升高(80mg QD;n=1)和胰腺炎(40mg BID;n=1)。DLT患者,包括胰腺炎患者,通过减少剂量/调整剂量后继续参与研究。没有与药物相关的心血管事件或治疗时死亡病例。与单独使用asciminib相比,asciminib与伊马替尼联合用药增加了asciminib浓度;伊马替尼的药代动力学(PK)不受asciminib的影响。Asciminib(40 mg和60 mg QD)与伊马替尼联合使用可提供与单药asciminib 40 mg BID相当的药物暴露。
Asciminib+伊马替尼在既往≥2种TKIs耐药/不耐受的CML患者中显示出有希望的初步疗效,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耐受性。在伊马替尼治疗没有获得深度分子生物学缓解的CML患者中评估asciminib+伊马替尼的II期临床试验(NCT03578367)正在进行中,研究结果值得期待。
为了让更多患者早用药、用好药,114肿瘤资讯联合国药集团推出肿瘤靶向药海外直购服务,价格最低可低至1折。
如有需要,请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肿瘤咨询顾问」进行咨询。

温馨提示:本文涉及医疗内容为普遍适用性建议,仅供学习和参考,最终意见以临床医师诊断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