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布替尼和维奈妥拉药物联合效果怎么样

品牌图-文章用.jpg


伊布替尼联合维奈妥拉治疗套细胞淋巴瘤


试验方法
一项II期临床研究评估伊布替尼联合维奈妥拉治疗套细胞淋巴瘤的疗效。

患者首先接受每天560mg伊布替尼治疗,在4周后逐步接受维奈妥拉联合治疗,最大维奈妥拉剂量为400mg每天。

联合治疗直至患者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不良事件。主要终点为16周的完全响应率。采用流式细胞术和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聚合酶链反应(Aso-PCR)检测骨髓微小疾病残留(MRD)。

研究招募了24名复发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患者,其中1人未经任何治疗。患者年龄47-81岁,先前接受过0-6次治疗。TP53突变率50%,75%的患者不良预后风险得分高。

临床效果
联合治疗16周后,CT检测患者完全治疗响应率为42%,高于伊布替尼单药治疗时的9%。正电子发射体层扫描显示患者16周的完全响应率为62%,总响应率为71%。

流式细胞术显示患者MRD完全清除率为67%,ASO-PCR检测为38%。时间-事件分析中,78%的患者在治疗15个月后仍存在治疗响应。2名患者发生肿瘤溶解综合征。

最常见的不良事件级别较低,包括腹泻(83%),疲劳(75%),恶心或呕吐(71%)。

研究认为BTK抑制剂伊布替尼联合BCL2抑制剂维奈妥拉可显著改善复发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预后。


伊布替尼联合维奈妥拉治疗白血病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布替尼和B细胞淋巴瘤2蛋白抑制剂维奈妥拉(venetoclax)已被批准用于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临床前研究表明,两种药物联用具有潜在协同作用。

试验方法
我们开展了一项研究者发起的2期研究,将伊布替尼和维奈妥拉联合治疗用于未经治的高危老年CLL患者。

所有患者均至少符合以下一项特征:染色体17p缺失、TP53突变、染色体11q缺失、IGHV未突变或≥65岁。

患者接受伊布替尼单药治疗(每日一次,每次420 mg)3个周期,之后加用维奈妥拉(每周剂量递增,直至达到每日一次,每次400 mg)。联合治疗的持续时间是24个周期。

我们根据2008年国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研讨会(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标准评估应答情况。通过骨髓多色流式细胞术评估微小残留病。

临床效果
共有80例患者接受了治疗。中位年龄是65岁(范围,26~83岁)。30%的患者≥70岁。共有92%的患者为IGHV未突变、TP53畸变或染色体11q缺失。

通过联合治疗,达到完全缓解(血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或未恢复正常)的患者比例以及达到缓解伴微小残留病不可测的患者比例均随时间推移而增加。

经过12个周期的联合治疗,88%的患者达到完全缓解或者完全缓解伴血细胞计数未完全恢复正常,61%的患者达到缓解伴微小残留病不可测。

本试验在老年患者和所有高危亚组中均观察到缓解。3例患者有肿瘤溶解综合征的实验室证据。不良事件与伊布替尼用药和维奈妥拉用药后的报告的不良事件相似。

结论

在这项研究中,维奈妥拉和伊布替尼联合治疗是对高危老年CLL患者有效的口服用药方案。(由艾伯维等资助;在ClinicalTrials.gov注册号为NCT02756897。)


为了让更多患者早用药、用好药,114肿瘤资讯联合国药集团推出肿瘤靶向药海外直购服务,价格最低可低至1折。


如有需要,请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肿瘤咨询顾问」进行咨询。



114抗癌指南导航·点击下方文字阅读更多

返回首页 | 肺 癌 | 胃 癌 | | 肝 癌 | 食管癌 | 乳腺癌 | 卵巢癌 | 肾癌 | 宫颈癌 | 胰腺癌 | 鼻咽癌 | 甲状腺癌 | 前列腺癌 | 子宫癌 | 口腔癌 | 喉 癌 | 脑肿瘤 | 白血病 | 淋巴瘤

基因检测 | 免疫检测 | 靶向治疗 | 质子治疗 | 免疫药物 | 免疫细胞 | NK细胞 | CIK细胞 | CTL细胞 | 新抗原特异性T细胞 | 肿瘤疫苗 | 临床招募



微信文章加关注.jpg

温馨提示:本文涉及医疗内容为普遍适用性建议,仅供学习和参考,最终意见以临床医师诊断为准

阅读50015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