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药物疗法(immunotherapy)是旨在充分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抵御、抗击癌症,通过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使癌细胞死亡,具有治疗多种类型肿瘤的潜力,实质性改善患者总生存期。
这种抗癌免疫疗法备受全世界瞩目、正掀起肿瘤治疗的革命,引领癌症治疗的变革,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点击可查看大图
纳武利尤单抗
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又称欧狄沃,由美国百时美施贵宝公司研发生产,也称O药(Opdivo),是一种PD-1免疫抑制剂。
自2014至今共获批11个癌种的适应症,目前已在国内上市,且已获批3个适应症。
帕博利珠单抗
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又称可瑞达(Keytruda),由美国默沙东公司研发生产,也称“K药”,是一种PD-1免疫抑制剂。
帕博利珠单抗是一种可与 PD-1 受体结合的单克隆抗体,解除 PD-1 通路介导的免疫应答抑制,达到抗肿瘤的目的。
特瑞普利单抗
特瑞普利单抗又称拓益,由君实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属于PD-1抑制剂。可促进 T 细胞增殖,激活 T 细胞功能,抑制肿瘤生长。
2018年12月17日,特瑞普利单抗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既往标准治疗失败后的局部进展或转移性黑色素瘤。
信迪利单抗
信迪利单抗又称达伯舒,由信达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研制,是一种PD-1抑制剂。
信迪利单抗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PD-1单抗,2018年12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信迪利单抗上市,用于至少经过二线系统化疗的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
卡瑞利珠单抗
卡瑞利珠单抗又称艾瑞卡,由苏州盛迪亚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研发生产,为PD-1抑制剂。
2019年5月29日,卡瑞利珠单抗(艾瑞卡)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后来有相继获批了
替雷利珠单抗
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又称百泽安,由百济神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制,是一款人源化lgG4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克隆抗体。
2019年12月,替雷利珠单抗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r/r cHL)。次年有获批用于晚期尿路上皮癌的治疗。
西米普利单抗
西米普利单抗Libtayo是一种全人单抗,靶向T细胞上的免疫检查点受体PD-1,通过与PD-1结合,Libtayo已被证明可以阻止癌细胞通过PD-1途径抑制T细胞的活化。
在美国、欧盟和其他国家,该药已被批准用于不适合根治性手术或根治性放疗的转移性或局部晚期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成人患者的治疗。
阿替利珠单抗
阿替利珠单抗注射液又称泰圣奇,由瑞士罗氏公司研制,是一种人源化的PD-L1单克隆抗体。
PD-L1 可表达在肿瘤细胞和肿瘤浸润性免疫细胞上,有助于在肿瘤微环境中的抑制抗肿瘤免疫应答。
2019年3月,美国FDA批准阿替利珠单抗小细胞肺癌适应证。随后又相继获批非小细胞肺癌、尿路上皮癌、三阴性乳腺癌、肝癌。目前已在国内上市用于治疗小细胞肺癌。
度伐利尤单抗
度伐利尤单抗注射液又称英飞凡,由英国阿斯利康公司研制,是一种人源化的PD-L1单克隆抗体。
美国FDA已批准度伐利尤单抗用于肺癌、尿路上皮癌的治疗。并且已在国内上市获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阿维单抗
阿维单抗注射剂浓缩液简称阿维单抗,商品名为Bavencio,是由德国默克公司与美国辉瑞公司合作开发的PD-L1抑制剂。
美国FDA已批准阿维单抗上市,用于治疗尿路上皮癌、肾癌、默克细胞癌。国内尚未上市。
伊匹木单抗
伊匹木单抗注射液简称伊匹木单抗,由美国百时美施贵宝公司研制,是一种针对细胞毒T细胞抗原4(CTLA-4)的单抗药物。
美国FDA已批准伊匹木单抗上市,用于治疗黑色素瘤、肾癌、结直肠癌、肝癌。国内尚未上市。
1.病情进入终末期、卧床不起的病人;
2.有急性细菌感染,尚未控制的病人;
3.做过肝移植、肾移植的病人;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白塞病、干燥综合征、血管炎等自身免疫病,尚未控制的病人;
4.携带MDM2扩增、EGFR突变、JAK突变等病人等(有些患者可以首选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药物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不完全一样。
患者选择的时候,最主要看的应该是
是否有相应适应症的获批
是否有中国数据
是否有推荐并了解其证据等级
如果多个药物都符合条件,那么患者就需要结合药物价格和自身经济条件来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使用PD-1抑制剂前,一般建议完善如下检查,基本正常,然后再使用: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凝血、甲状腺功能,心电图、腹部B超、胸部X线。
随着研究进展,免疫治疗的地位也在不断上升。例如在NSCLC的治疗中,免疫治疗经历了从三线到二线、再到一线的变迁,如今对于晚期NSCLC甚至可以首选免疫治疗,这些变化都有良好的试验数据做支撑。
在局部晚期肿瘤中,免疫治疗在新辅助治疗和辅助治疗中探索均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研究数据,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另外,在临床免疫治疗与基础研究的结合方面,临床研究一定是来源于临床的应用过程。
例如联合治疗中的有些药物需要生物标志物的指引,在生物标志物的指引下,区分优势人群和非优势人群,因为非优势人群用药,有可能适得其反,给患者带来一定的风险。
未来,免疫发展道路,需精、需慎、需物尽其用,需要找到具有更高疗效、更低副反应的联合治疗方案。比如说PD-1抑制剂联合CTLA-4抑制剂在晚期肿瘤治疗取得了阳性的结果,或者其他新作用机制的探索。
这些目前都在研究和开发当中,而且有些已经显示出非常好的前景,期许免疫治疗能给中国肿瘤患者带来更长、更高质量生存的希望。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在临床应用中被证实效果优异,但免疫治疗优势人群需有明确的指标提示,可以让免疫治疗有证可循、更加高效。
114联合了国内最先进的生物科技公司为患者提供了免疫治疗指标检测服务,请添加「肿瘤咨询顾问」进行咨询或直接点击下方图片预约。
点击下方图片快速预约免疫检测↓↓↓
114抗癌指南导航·点击下方文字阅读更多
温馨提示:本文涉及医疗内容为普遍适用性建议,仅供学习和参考,最终意见以临床医师诊断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