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项在中国开展的单臂、多中心、II 期研究(BGB-A317-203)中评估了本品单药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的疗效和安全性。
入组患者为经中心病理组织学确认的、既往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治疗无效或疾病进展、或接受过至少两线系统治疗且不适合自体干细胞移植的 cHL 患者。
患者必须有至少一个可测量病灶,定义为最长径>1.5cm 的结节病灶,或最长径>1cm 的结外病灶;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能状态评分(ECOG PS)为 0 或 1,并有足够的器官功能 (包括肝脏、肾脏、骨髓、心肺功能等)。
有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间质性肺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需要全身治疗的严重急性或慢性感染的患者、首次研究药物给药前 100 天内曾进行自体干细胞移植或首次研究药物给药前 4 周内接受过任何抗肿瘤治疗的患者均被排除。
患者接受替雷利珠单抗固定剂量 200 mg 每 3 周一次静脉给药,直至出现疾病进展或不可接受的毒性,治疗期间不允许升高或降低剂量,允许剂量延迟。
肿瘤影像学评估采用增强 CT 和 PET-CT,增强 CT 检查时间为筛选期、第 12、18、30、42、57 周以及之后的每 15 周;PET-CT 检查时间为筛选期、第 12、24、42、57 周以及之后的每 30 周。
入组的 70 例患者均为中国患者。全分析人群(FAS)定义为:挽救化疗后接受自体干细胞移植,之后复发或进展;对于未接受自体干细胞移植的受试者则要求:
第一线化疗须为全身多药联合化疗,后续化疗要求至少有一线化疗为全身多药联合化疗。
1)对于难治患者,指接受≥2 个周期化疗未达到部分缓解(PR);或者接受≥4 个周期化疗未达完全缓解(CR);如最佳疗效或结束原因为疾病进展(PD)则化疗周期数不作要求。
2)对于复发患者,要求复发前近期内至少接受过二线化疗。
符合上述 FAS 定义的患者共 65 人。FAS 人群中,患者中位年龄为 31 岁(范围:18 至 69 岁),其中 39 例患者(60%)为男性患者。基线时,患者 ECOG 评分分别为 0(72.3%)或 1(27.7%)。
距离初次诊断的中位时间为 25.1 个月,既往治疗线数的中位数为 3 线(范围:2 至11),既往治疗线数≥ 3 个的占 64.6%。
20%的患者既往接受过自体干细胞移植,30.8%的患者既往接受过放疗,4.6%的患者接受过维布妥昔治疗。
最常见的病理亚型为结节硬化型 58.5%,临床分期以 III、IV 期为主,占 83%。
36.9%的患者基线时存在 B 症状,最常见症状为发热,47 例患者存在肺部或纵隔病灶,10.8% 的患者有巨大肿块,19 例患者基线存在淋巴瘤骨髓浸润。
本研究的主要终点为独立审查委员会(IRC)评估的客观缓解率(ORR),定义为最佳疗效为 CR 和 PR 的患者百分率,由 IRC 根据 Lugano 2014 标准进行疗效评估。
次要疗效终点包括由 IRC 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PFS),缓解持续时间(DOR),完全缓解率(CRR)和至疾病缓解时间(TTR)。
65 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 14 个月,最后 1 例入组受试者至少随访 12 个月。
结果表明,替雷利珠单抗治疗后,患者ORR达76.9%,疾病控制率达90.8%,6个月的DOR 率87.0%,12个月的DOR 率76.0%,6个月的PFS率80.6%,12个月的PFS率71.6%。
据悉,此次替雷利珠单抗治疗 UC 的上市申请是基于一项关键2期临床研究(CTR20170071)结果,该研究共入组 113 例先前接受过治疗的、PD-L1 呈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中国和韩国 UC 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 8 个月。
结果显示:替雷利珠单抗单药二线治疗 UC 的总缓解率(ORR)为 23.1%,完全缓解率(CR)为 7.7%,部分缓解率(PR)为 15.4%。
免疫药物已在临床应用中被证实效果优异,但免疫治疗优势人群需有明确的指标提示,可以让免疫治疗有证可循、更加高效。
114联合了国内最先进的生物科技公司为患者提供了免疫治疗指标检测服务,请添加「肿瘤咨询顾问」进行咨询或直接点击下方图片预约。
点击下方图片快速预约免疫检测↓↓↓
114抗癌指南导航·点击下方文字阅读更多
温馨提示:本文涉及医疗内容为普遍适用性建议,仅供学习和参考,最终意见以临床医师诊断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