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布替尼和伊布替尼相比效果怎么样?

品牌图-文章用.jpg


2019年12月16日,百济神州公布了美国FDA获批上市的国产抗癌新药泽布替尼(英文商品名 BRUKINSATM)的最新研究数据, 即泽布替尼对比伊布替尼用于治疗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患者的ASPEN Ⅲ期临床研究结果。

这不但是中国本土新药首次与外资药企同类药物开展全球头对头Ⅲ期优效性研究的临床试验,也是在BTK抑制剂这一类药物之间的首个头对头比较。


临床设计


虽然第一代BTK抑制剂伊布替尼在WM中疗效卓越,但是仍有一部分患者对伊布替尼疗效不佳,即具有MYD88野生型(MYD88WT)的患者, 这类患者约占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患者的10%,在历史数据中该类型患者对伊布替尼反应不佳(主要缓解率仅28.6%1),而对新一代BTK抑制剂泽布替尼应答率较高(主要缓解率62.5%2)。

在已知此类患者对伊布替尼疗效有限的情况下,把这类患者排除出随机对照的队列组,让这些患者接受更为有效的治疗药物是更符合伦理的。


临床结果


在这项研究的设计中,尽管泽布替尼对比伊布替尼的疗效差异并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总体人群VGPR 28.4%对19.2% p=0.0921; 复发难治人群 28.9%对19.8% P=0.11),但这种高质量缓解(VGPR以上)比率的提高体现了泽布替尼在疗效上的提高。


对于病情进展较缓慢的WM疾病,在12个月的PFS和OS率上展示出的生存延长趋势,也体现了新一代BTK抑制剂的潜在优势。


结语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患者诊断的中位年龄73岁,故发病多为老年人,对于治疗的耐受性非常有限。尽管近年来新药逐渐涌现,对于WM患者来说,治疗选择仍然是非常局限的。


BTK抑制剂因良好的耐受性和显著的临床疗效对WM患者是非常重要的治疗选择,而通过ASPEN研究,可以看到在此类患者治疗选择中又增加了一个更好的选择。


ASPEN 研究直接对比了第一代BTK抑制剂伊布替尼和新一代的BTK抑制剂泽布替尼,对于中国首个在美国获批的新药泽布替尼来说,这样的对比需要勇气。


尽管二者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显著性,但是泽布替尼相比伊布替尼带来的疗效、安全性的明显提高令人欣喜。期待泽布替尼早日在中国获批,使更多中国患者能从中获益。


为了让更多患者早用药、用好药,114肿瘤资讯联合国药集团推出肿瘤靶向药海外直购服务,价格最低可低至1折。


如有需要,请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肿瘤咨询顾问」进行咨询。



114抗癌指南导航·点击下方文字阅读更多

返回首页 | 肺 癌 | 胃 癌 | | 肝 癌 | 食管癌 | 乳腺癌 | 卵巢癌 | 肾癌 | 宫颈癌 | 胰腺癌 | 鼻咽癌 | 甲状腺癌 | 前列腺癌 | 子宫癌 | 口腔癌 | 喉 癌 | 脑肿瘤 | 白血病 | 淋巴瘤

基因检测 | 免疫检测 | 靶向治疗 | 质子治疗 | 免疫药物 | 免疫细胞 | NK细胞 | CIK细胞 | CTL细胞 | 新抗原特异性T细胞 | 肿瘤疫苗 | 临床招募



微信文章加关注.jpg

温馨提示:本文涉及医疗内容为普遍适用性建议,仅供学习和参考,最终意见以临床医师诊断为准

阅读50237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