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诊断为乳腺腺癌(ICD-10:C50.801,C50.802 C50.803,C50.804伴C50.900),符合以下条件:
1.腋窝淋巴结阳性。
2.腋窝淋巴结阴性但伴有高危复发因素者:如
①年龄<35岁
②肿瘤直径>2.0cm
③核分级为Ⅲ级
④有脉管癌栓
⑤Her-2阳性(指免疫组化3+或/和荧光原位杂交有扩增)。
注:对于Her-2阳性,同时LN阳性或淋巴结阴性的T大于0.5cm的患者,建议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
其诊断依据为:
根据卫生部《乳腺癌诊疗规范(2011年) 》和NCCN《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
1.症状:发现乳房肿块。
2.体格检查:乳房触诊及腋下淋巴结触诊,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情况。
3.一般情况评估:体力状态评估。
4.实验室检查:乳腺B超;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如:CEA、CA125及CA153等。
5.病理诊断为乳腺癌。
必需的检查项目:
1.基线及每3月复查时检查项目:
Her2检测(基线);
肿瘤标记物如CEA、CA125、CA153;
胸片或胸部CT、腹部或/及盆腔超声或增强CT/MRI、乳腺及腋下锁骨上淋巴结超声和心脏超声、乳腺钼靶或MRI(每年一次)。
2.每周期化疗前检查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
心电图。
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
1.提示肿瘤有复发时,可进行相关部位CT或MRI;
2.骨扫描;
3.合并其他疾病相关检查。
1.体格检查、体能状况评分。
2.排除化疗禁忌。
3.患者、监护人或被授权人签署相关同意书。
依据卫生部《乳腺癌诊疗规范(2011年)》等。
化疗方案(以下方案选一,根据患者的危险分层)
1.CEF/CAF/CTF:2周或3周方案,分别是环磷酰胺+表柔比星+氟尿嘧啶/环磷酰胺+多柔比星+氟尿嘧啶/环磷酰胺+吡柔比星+氟尿嘧啶。
2.EC/AC:2周或3周方案,分别是环磷酰胺+表柔比星/环磷酰胺+多柔比星,可选择吡柔比星替代。
3.PTX:单周或二周方案,为紫杉醇(Her2阳性者加用曲妥珠单抗)。
4.TXT:3周方案,为多西他赛(Her2阳性者加用曲妥珠单抗)。
5.TCbH:3周方案,为多西他赛+卡铂+曲妥珠单抗。
6.TAC:3周方案,为多西他赛+蒽环类+环磷酰胺。
7.TC(H):3周方案,为多西他赛+环磷酰胺(Her2阳性者加用Her2阳性者加用曲妥珠单抗)。
1.血常规:建议每周复查1-2次。根据具体化疗方案及血像变化,复查时间间隔可酌情增减。
2.肝肾功能:每化疗周期复查1次。根据具体化疗方案及血像变化,复查时间间隔可酌情增减。
化疗期间脏器功能损伤的相应防治:止吐、保肝、水化、抑酸剂、止泻药、预防过敏、升白细胞及血小板、贫血治疗。
乳腺癌患者进行辅助化疗的标准住院日为2-4天,达到以下标准才能出院:
1.完成既定化疗流程。
2.无发热等感染表现。
3.无Ⅲ度及以上的恶心、呕吐及腹泻(NCI分级)。
4.无未控制的癌痛。
5.无需干预的异常化验结果。
6.无需干预的其他并发症。
114抗癌指南导航·点击下方文字阅读更多
温馨提示:本文涉及医疗内容为普遍适用性建议,仅供学习和参考,最终意见以临床医师诊断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