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术前放疗
又称新辅助放疗,常结合氟尿嘧啶为基础的同期化疗,适用于距肛缘10cm内T3-4Nx或TxN(+)的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其目的是:
①使肿瘤缩小,提高手术切除率;
②减少淋巴结转移;
③减少远处转移;
④减少局部复发机会。
多采用体外照射,放疗后手术时间随剂量不同而异。
长程放化疗:45~50Gy/25~28Fx,放疗同期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放疗结束后6~10周接受手术;
短程放疗:25Gy/5Fx,放疗结束后1周接受手术。
目前认为术前放疗比术后放疗更有效,术前放疗的局部复发率明显低于术后放疗。
直肠癌术后放疗
术后放疗可减少局部复发率,提高生存率。适用于手术切除不彻底,Dukes B、C期患者或任何一期的直肠中、下段癌。
常用剂量为45 ~55周内45Gy/(20 ~25)次。
直肠癌术前、术后放疗即放疗-手术-放疗
被称之为“三明治”式治疗,此法可提高疗效。可于术前一次照射5Gy,然后手术,手术后再放疗45Gy/5周。
Mohiuddin报道此法治疗的5年生存率为78%,明显高于单纯手术者的35%。
术中放疗
近年来有报道采用术中直视下放射治疗,这样可提高肿瘤组织的照射剂量并减少正常组织的不必要照射。
应一次照射10~20Gy,适用于肿瘤过大而无法切除或局部复发病例,效果很好。
不能手术直肠癌的放疗
对晚期直肠癌不能手术者,部分患者在接受一定剂量的放疗后可以增加手术切除的机会,大多可以达到缓解症状或镇痛的效果。
114抗癌指南导航·点击下方文字阅读更多
温馨提示:本文涉及医疗内容为普遍适用性建议,仅供学习和参考,最终意见以临床医师诊断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