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包括非小细胞肺癌与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是由患者综合的临床病理特征决定的,根据现有的研究结果,肿瘤临床病理分期,患者身体健康状况、年龄及性别都是重要的预后因素;
此外某些生化指标(如白细胞计数、高钙血症等)及血液肿瘤标记物水平(如 CEA)也被证明与肺癌患者预后有重要的相关性。
目前,临床病理分期,即 TNM 分期仍是预测肺癌患者生存时间的最主要也最稳定的指标。肺癌患者的预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疾病发现时肿瘤的 TNM 分期。不同临床分期的患者预后具有显著差异。
根据 AJCC(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第 7 版肿瘤分期手册2010 年报道的对 26859 例非小细胞肺癌及 2664 例小细胞肺癌患者荟萃分析的结果:
对于非小细胞肺癌
I 期患者 5 年生存率约为 70%,其中,ⅠA 期患者 5 年生存率超过 80%,中位生存期接近 10 年;
Ⅱ期患者 5 年生存率约 40%;
Ⅲ期患者,5 年生存率降至 15%左右;
Ⅳ期患者的 5 年生存率仅为不到 5%,中位生存期只有 7 个月。
小细胞肺癌
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高于非小细胞肺癌,更易发生复发与转移,故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期显著短于非小细胞肺癌。
Ⅰ期小细胞肺癌患者 5 年生存率约为 50%;Ⅱ期约为 25%;Ⅲ期降至 10%左右;而Ⅳ期不足 3%。
我国统计报道的各 TNM 分期肺癌患者预后的数据与 AJCC 的统计类似,综合分析 2000 年至 2009 年几项较大规模的统计结果显示
非小细胞肺癌
我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Ⅰ期 5 年生存率约为 70%,Ⅱ期约 50%,Ⅲ期约 15%,Ⅳ期为5%左右。
小细胞肺癌
对于我国的小细胞肺癌患者,Ⅰ期 、II期、III期、IV期5 年生存率分别为 45%、25%、8%、3%。
114抗癌指南导航·点击下方文字阅读更多
温馨提示:本文涉及医疗内容为普遍适用性建议,仅供学习和参考,最终意见以临床医师诊断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