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局部消融治疗后如何预防复发转移?

品牌图-文章用.jpg


肝癌消融治疗后的评估和随访:


局部疗效评估的推荐方案是在消融后 1 个月左右,复查动态增强 CT 或 MRI,或超声造影,以评价消融效果。


对于治疗前血清 AFP 升高的病人,检测血清 AFP 动态变化。消融效果可分为:


(1)完全消融(Complete ablation):经动态增强 CT 或 MRI 扫描,或超声造影随访,肿瘤消融病灶动脉期未见强化,提示肿瘤完全坏死;


(2)不完全消融(In-complete ablation):经动态增强 CT 或 MRI 扫描,或超声造影随访,肿瘤消融病灶内动脉期局部有强化,提示有肿瘤残留。


对治疗后有肿瘤残留者,可以进行再次消融治疗;若 2 次消融后仍有肿瘤残留,应放弃消融疗法,改用其他疗法。


完全消融后应定期随访复查,通常情况下每隔 2~3 个月复查血清学肿瘤标志物、超声检查、MRI 或 CT,以便及时发现可能的局部复发病灶和肝内新发病灶,利用消融微创安全和简便易于反复施行的优点,有效地控制肿瘤进展。



114抗癌指南导航·点击下方文字阅读更多

返回首页 | 肺 癌 | 胃 癌 | | 肝 癌 | 食管癌 | 乳腺癌 | 卵巢癌 | 肾癌 | 宫颈癌 | 胰腺癌 | 鼻咽癌 | 甲状腺癌 | 前列腺癌 | 子宫癌 | 口腔癌 | 喉 癌 | 脑肿瘤 | 白血病 | 淋巴瘤

基因检测 | 免疫检测 | 靶向治疗 | 质子治疗 | 免疫药物 | 免疫细胞 | NK细胞 | CIK细胞 | CTL细胞 | 新抗原特异性T细胞 | 肿瘤疫苗




温馨提示:本文涉及医疗内容为普遍适用性建议,仅供学习和参考,最终意见以临床医师诊断为准

阅读50027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