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常用的局部消融技术有哪些?

品牌图-文章用.jpg


常见消融手段包括:


RFA(射频消融)


RFA 是肝癌微创治疗常用消融方式,其优点是操作方便、住院时间短、疗效确切、消融范围可控性好,特别适用于高龄、合并其他疾病、严重肝硬化、肿瘤位于肝脏深部或中央型肝癌的病人。


对于能够手术的早期肝癌病人,RFA 的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类似或稍低于手术切除。但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低于手术切除。


对于单个直径≤2cm 肝癌,有证据显示 RFA 的疗效类似或高于手术切除,特别是位于中央型的肝癌。


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早期肝癌病人,系统评价分析以及一些长期研究的结果表明 RFA 可获得根治性的疗效,应推荐其作为不适合手术的早期肝癌的一线治疗。


与 PEI 相比,RFA 具有消融根治率高、所需治疗次数少和远期生存率高的显著优势。


RFA 治疗的精髓是对肿瘤整体灭活和足够的消融安全边界,并尽量减少正常肝组织损伤,其前提是对肿瘤浸润的准确评估和卫星灶的识别。


因此,十分强调治疗前精确的影像学检查。超声造影技术有助于确认肿瘤的实际大小和形态、界定肿瘤浸润范围、检出微小肝癌和卫星灶,为制定消融方案灭活肿瘤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MWA (微波消融)


MWA 是常用的热消融方法,在局部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远期生存方面与 RFA 相比都无显著差异。


其特点是消融效率高、所需消融时间短、能降低 RFA 所存在的“热沉效应”,对于血供丰富的较大肿瘤以及临近血管肿瘤显示出优势,治疗时间短且不受体内金属物质影响,为高龄难以耐受长时间麻醉以及支架、起搏器植入术后病人提供了机会,近年来临床应用逐渐增多。


建立温度监控系统可以调控有效热场范围,使 MWA 过程更加安全。


随机对照研究显示,RFA 与 MWA 两者之间无论是在局部疗效和并发症方面,还是生存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MWA 和 RFA 这两种消融方式的选择,可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选择更适宜的消融方式。


PEI(经皮乙醇注射)


PEI 适用于直径≤3cm 肝癌的治疗,局部复发率高于 RFA,但 PEI 对直径≤2cm 的肝癌消融效果确切,远期疗效类似于 RFA。


PEI 的优点是安全,特别适用于癌灶贴近肝门、胆囊及胃肠道组织等高危部位,但需要多次、多点穿刺以实现药物在瘤内弥散作用。



114抗癌指南导航·点击下方文字阅读更多

返回首页 | 肺 癌 | 胃 癌 | | 肝 癌 | 食管癌 | 乳腺癌 | 卵巢癌 | 肾癌 | 宫颈癌 | 胰腺癌 | 鼻咽癌 | 甲状腺癌 | 前列腺癌 | 子宫癌 | 口腔癌 | 喉 癌 | 脑肿瘤 | 白血病 | 淋巴瘤

基因检测 | 免疫检测 | 靶向治疗 | 质子治疗 | 免疫药物 | 免疫细胞 | NK细胞 | CIK细胞 | CTL细胞 | 新抗原特异性T细胞 | 肿瘤疫苗




温馨提示:本文涉及医疗内容为普遍适用性建议,仅供学习和参考,最终意见以临床医师诊断为准

阅读50028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