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O1 研究(D0818C00001) 在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的 III 期试验中,对奥拉帕利作为晚期(FIGOIII-IV 期)、BRCA1/2 突变(BRCA1/2m)的高级别浆液性或子宫内膜样卵巢癌患者完成一线含铂化疗后的维持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研究。
在该研究中,391 例患者按 2:1 比例随机接受奥拉帕利片(300 mg[2 x 150 mg 片剂],每日两次)或安慰剂治疗。
按一线含铂化疗后的缓解情况(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对患者进行分层。
患者可持续接受治疗,直至原发疾病出现影像学进展、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或治疗满 2 年。
奥拉帕利治疗组和安慰剂组之间的人口学和基线特征相似。两组患者的中位年龄均为 53 岁。85% 患者的原发性肿瘤为卵巢癌。
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是浆液性(96%),子宫内膜样组织学类型的患者占 2%。大多数患者的 ECOG 为 0(78%),尚无 ECOG 为 2~4 的患者数据。
63% 的患者接受过首次减瘤术,其中大多数(75%)患者无肉眼可见的残留病灶。
35% 的患者中接受过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其中 82% 的患者无肉眼可见的残留病灶。
7 例患者(均为 IV 期)未行肿瘤细胞减灭术。所有患者均接受过一线含铂治疗。
本研究证实,与安慰剂组相比,研究者评估的奥拉帕利组 PFS 具有临床意义和统计学意义的改善。盲态独立中心审查(BICR)评估的 PFS 结果可支持研究者评估的 PFS 结果。
PFS 分析时,OS 期中数据尚未成熟(21%),其中,HR 为 0.95(95% CI:0.60,1.53;p 值 = 0.9)。疗效结果请见表 7 。
在入选研究时,根据疾病证据,在患者亚组中观察到一致结果。达到研究者定义 CR 的患者的 HR 为 0.34(95% CI 0.24-0.47);
奥拉帕利组未达到中位 PFS,而安慰剂组为 15.3 个月。
24 和 36 个月时,奥拉帕利组分别有 68% 和 45% 的患者保持 CR,而安慰剂组分别有 34% 和 22% 的患者保持 CR。
入选研究时达到 PR 的患者的 PFS HR 为 0.31(95% CI:0.18,0.52;奥拉帕利组中位 PFS 为 30.9 个月,安慰剂组为 8.4 个月)。
入选研究时缓解结果为 PR 的患者可达到 CR(在 24 个月时,奥拉帕利组为 15%,安慰剂组为 4%,36 个月时仍保持 CR)或继续为 PR/疾病稳定(24 个月时,奥拉帕利组为 43%,安慰剂组为 15%;
36 个月时,奥拉帕利组为 17%,安慰剂组为 15%)。
奥拉帕利组和安慰剂组在含铂化疗末次给药后 6 个月内出现进展的患者比例分别为 3.5% 和 8.4%。
SOLO1 研究(D0818C00001)-中国队列
中国加入 SOLO1 研究且共随机 64 例患者(其中奥拉帕利组 44 例,安慰剂组 20 例)。所有患者均经华大临床检验中心检测确认 gBRCA 突变。
奥拉帕利治疗组和安慰剂治疗组间的人口统计学和基线特征相似。奥拉帕利组平均年龄为 50.5 岁,安慰剂组平均年龄为 52.0 岁。
96.9% 患者中卵巢癌是原发性肿瘤。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为浆液性,占 96.9% 的患者,子宫内膜样组织学类型占 1.6% 的患者。
51.6% 的患者 ECOG 为 0。所有患者均接受一线铂类治疗,85.9% 的患者对铂类化疗完全缓解,14.1% 的患者部分缓解。
96.9% 患者在既往含铂化疗后最后一次给药后 ≤ 8 周内进行随机分组。
中国队列的结果和全球队列一致。PFS 改善具有临床意义,HR 为 0.46(95% CI 0.23-0.97,p = 0.0320)。
在经过 30 个月的中位时间随访后,奥拉帕利组尚未达到中位 PFS,安慰剂组的中位 PFS 为 9.3 个月。
研究者评估的 PFS 结果得到了 BICR 评估的 PFS 结果的支持(HR 0.39;95% CI 0.17-0.86;p = 0.0168;奥拉帕利组中位值未达到,安慰剂组为 9.3 个月)。
SOLO1 中国队列患者的主要研究终点结果总结见表 8。
在两项随机、安慰剂对照、双盲、多中心研究中,评估了奥拉帕利在含铂治疗后达到缓解的、复发性卵巢癌患者中的疗效。
SOLO2 研究(D0816C00002)
SOLO2 研究是一项在 gBRCA1/2 突变的铂敏感复发性(PSR)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患者中评价奥拉帕利作为维持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 III 期试验。
入组 295 例含铂化疗完成后出现缓解(CR 或 PR)的高级别浆液性或子宫内膜样 PSR 卵巢癌患者,按 2:1 比例进行随机化(奥拉帕利组 196 例,安慰剂组 99 例),接受奥拉帕利(300 mg [2 x 150 mg 片]每日两次)或安慰剂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
研究入选已接受过两次或两次以上含铂方案治疗且在完成倒数第二次铂类化疗后至疾病复发> 6 个月的患者。患者既往不得接受过奥拉帕利或其他 PARP 抑制剂治疗。
允许患者既往接受过贝伐珠单抗治疗,但随机化前采用的治疗方案中不得包括贝伐珠单抗。
基线时,所有患者携带有害或疑似有害 gBRCA 突变,由当地检测(n = 236)或中心 Myriad CLIA 检测(n = 59),随后通过 BRACAnalysis® CDx 确认(n = 286)。
奥拉帕利和安慰剂组间的人口学和基线特征基本相似。两组中位年龄为 56 岁。大于 80% 患者的卵巢癌为原发性肿瘤。
最常见组织学类型为浆液性(> 90%),6% 患者为子宫内膜样癌。奥拉帕利组中,55% 患者既往仅接受过二线治疗,45% 则接受三线或以上治疗。
安慰剂组中,61% 患者既往仅接受过二线治疗,39% 则接受过三线或以上治疗。大多数患者 ECOG 体能状况评分为 0(81 %)。
60% 患者无铂间期> 12 月,40% 则为> 6-12 个月。47% 患者对含铂化疗的应答反应为完全缓解,53% 患者则为部分缓解。
该研究达到其主要研究终点,研究者评估的 PFS 奥拉帕利组比安慰剂组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的改善, HR 为 0.30(95% CI 0.22-0.41;p<0.0001;奥拉帕利组中位值为 19.1 个月 vs 安慰剂组 5.5 个月)。
研究者评估的 PFS 结果得到了盲态独立中心影像学评估的支持(HR = 0.25;95% CI 0.18-0.35;p<0.0001;奥拉帕利组中位值为 30.2 个月,安慰剂组 5.5 个月)。
2 年时,接受奥拉帕利治疗的患者中,43% 保持无进展状态,而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则仅有 15%。
SOLO2 中 gBRCA1/2m PSR 卵巢癌患者的主要研究终点结果总结请见表 9 。
SOLO2 研究(D0816C00002)-中国队列
中国患者作为单独队列加入 SOLO2 研究,共 32 名中国患者随机接受了本品 300 mg(2 × 150 mg 片剂)每日 2 次(n = 22)或安慰剂片剂每日 2 次(n = 10),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无法耐受的毒性。
中国受试者均通过深圳华大临床检验中心进行检测确认为 gBRCA 突变。
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中位年龄为 49 岁(范围:37 岁至 65 岁),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中位年龄为 46.5 岁(范围:33 岁至 67 岁)。
治疗组中 73% 的患者和安慰剂组中 50% 的患者,ECOG 体力状况评分为 0。在所有患者中,随机入组前最后一次含铂化疗后达到完全缓解的患者占 59%,倒数第二次含铂化疗完成后至疾病进展的时间为 6-12 个月的患者占 56%。
奥拉帕利组中大约 23% 的患者和安慰剂组中 20% 的患者既往接受过 3 线或 3 线以上的含铂治疗。
在 SOLO2 中国队列中,本品与安慰剂相比显著改善患者的 PFS(研究者评估),HR 为 0.44(95% CI 0.17-1.19;p=0.0776;
奥拉帕利组中位值为 13.8 个月 vs 安慰剂组 5.5 个月)(见表 11)。该结果与独立影像学评估的结果一致。患者生存期的数据尚未成熟(仅 19% 的患者发生了事件)。
研究 19(D0810C00019)
研究 19 是一项在接受过两次或两次以上铂类方案治疗后的 PSR 卵巢癌症患者(包括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患者)中评价奥拉帕利作为维持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 II 期试验。
入组 265 例含铂化疗完成后达到缓解(CR 或 PR)的 PSR 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患者,按 1:1 进行随机化(奥拉帕利组 136 例,安慰剂组 129 例),接受奥拉帕利胶囊 400 mg (8 x 50 mg 片)每日两次(胶囊剂未在中国申报上市)或安慰剂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
主要终点为研究者采用 RECIST 1.0 标准评估的 PFS。
奥拉帕利组和安慰剂组间的人口学和基线特征基本相似。两组中位年龄为 59 岁。86% 患者的卵巢癌为原发性肿瘤。
奥拉帕利组中,44% 患者既往仅接受过二线治疗,56% 则接受过三线或以上治疗。
安慰剂组中,49% 患者既往仅接受过二线治疗,51% 则接受过三线或以上治疗。
大多数患者 ECOG 体能状况评分为 0(77%)。60% 患者无铂间期为> 12 月,40% 则为 > 6-12 个月。45% 患者对含铂化疗的应答反应为完全缓解,55% 患者则为部分缓解。
在奥拉帕利组和安慰剂组中,分别有 6% 和 5% 患者既往接受过贝伐珠单抗治疗。
研究 19 中 BRCA1/2 突变和 BRCA1/2 wt/VUS PSR 卵巢癌患者的主要研究终点结果总结请见表 12 。
研究 19 中 BRCA1/2 突变和 BRCA1/2 wt/VUS PSR 卵巢癌患者的关键次要研究终点结果总结见表 13,所有患者总结见表 13 。
POLO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研究,在154例接受一线含铂化疗病情没有进展、并且携带生殖系BRCA突变(gBRCAm)的转移性胰腺癌患者中开展,评估了Lynparza(300mg,每日2次)相对于安慰作为一线维持单药疗法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中,患者以3:2的比例接受Lynparza或安慰剂治疗,直至病情进展。
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期(PFS),关键次要终点包括总生存期(OS)、二次疾病进展时间、总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结果显示,该研究达到了主要终点:与安慰剂组相比,Lynparza治疗组PFS表现出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改善(中位PFS:7.4个月 vs 3.8个月)、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了47%(HR=0.53[95%CI:0.35-0.82],p=0.004)。
OlympiAD是首个在gBRCA突变、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中应用PARPi的Ⅲ期临床试验。
研究入组三阴性或HER2阴性、激素受体阳性且疾病转移阶段接受≤2线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入组患者既往必须接受过含蒽环和紫杉类方案的化疗(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必须接受过至少1种内分泌治疗)。
若患者已经接受过铂类药物治疗,则必须满足治疗期间无疾病进展或(新)辅助治疗和随机化之间至少间隔12个月。患者ECOG评分0~1分,并至少有一个病灶可以通过RECIST V1.1进行评估。
入组患者按2:1随机分配接受奥拉帕利单药或医生选择的治疗(TPC)。分层因素包括:既往化疗方案、激素受体状态和既往是否接受过铂类药物治疗。
主要研究终点为独立评估委员会评估的PFS;次要研究终点包括OS、PFS2、ORR、HRQoL、安全性和耐受性等。
盲化独立中心评审评估显示,奥拉帕利组与TPC组的mPFS分别为7.0个月和4.2个月,HR = 0.58(95% CI :0.43, 0.80;P = 0.0009),即相比于标准化疗方案,奥拉帕利治疗组的中位PFS提高了69%,降低了40%以上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
且在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和TNBC患者中均观察到奥拉帕利的疗效,即无论患者激素受体状态如何,对比TPC,奥拉帕利均降低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
次要研究终点PFS2分析提示,奥拉帕利组较TPC组的中位PFS2显著延长(两组mPFS2分别为13.2个月和9.3个月;HR = 0.57;95 % CI:0.40, 0.83;P = 0.0033)。
这表明首次进展后患者仍能从奥拉帕利的治疗中获益。尽管TPC组有6%的患者在后续治疗中接受了PARPi奥拉帕利的治疗,但奥拉帕利组患者PFS2获益仍得到维持。
另一次要终点ORR分析中,奥拉帕利组的ORR达到60%,相比之下,TPC组仅为29%。
亚组分析显示,在所有预先设定的亚组中,均观察到奥拉帕利组较TPC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
根据患者的既往化疗史进行分析,在既往解救治疗未接受过化疗的患者中,奥拉帕利组的中位OS为22.6个月,而TPC组中位OS仅为14.7个月(HR 0.51;95%CI:0.29,0.90;P = 0.02),奥拉帕利组ORR达到64%,而TPC组ORR仅为11.8%,奥拉帕利组获益更多,这也提示尽早应用PARPi奥拉帕利,患者更多获益。
其他亚组分析也显示,无论此前是否应用过含铂化疗,奥拉帕利组在PFS、OS等多个有效性终点均达到一致获益。
114联合国药集团提供肿瘤靶向药海外直购服务,帮您低价购买海外新药及仿制药。
如有需要,请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肿瘤咨询顾问」进行咨询。
114抗癌指南导航·点击下方文字阅读更多
温馨提示:本文涉及医疗内容为普遍适用性建议,仅供学习和参考,最终意见以临床医师诊断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