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肾癌全部靶向药,帮你总结好了

品牌图-文章用.jpg


肾癌(RCC)是我国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早期肾癌仍主张手术治疗,但晚期肾癌患者则以药物治疗为主。


大量研究的开展证实靶向治疗药物在肾癌治疗中具有出良好的临床疗效,显著延长了患者生存,为晚期肾癌患者带来了显著的生存获益。


随之,免疫治疗研究之风吹遍肿瘤领域,在肾癌治疗中,靶向与免疫同台对话,靶向联合免疫携手抗癌已成了新晋研究热潮之一。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与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已相继批准一系列相关药物应运于临床治疗。


肾癌全部靶向药列表


肾癌.png


肾癌各种靶向药治疗效果


抗血管生成抑制剂


舒尼替尼

舒尼替尼是由Sugen公司和辉瑞公司开发研制的一种口服、多靶点的受体酪氨酸激酶(RTKs)抑制剂。对VEGFR1/2/3、PDG-FRα/β,KIT,FLT3和RET在内的等多个受体RTKs有较强抑制活性。


III期临床试验研究结果公布。研究结果显示舒尼替尼对比干扰素α(IFN-α)显著延长患者的中位PFS(11个月 vs 5个月),同时中位OS达26.4个月,较免疫药物IFN-α延长4.6个月。


索拉非尼


2015年ASCO大会上公布的TARGET研究初步结果显示,索拉非尼治疗细胞因子经治晚期肾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PFS)显著优于安慰剂,达5.5个月;总生存(OS)达17.8个月,较安慰剂延长2.6个月。


索拉非尼因此一战成名,成为第一个被FDA批准的治疗mRCC的靶向药物。


培唑帕尼


培唑帕尼(维全特®):靶点PDGFR-α/β、VEGFR1/2/3、ITK、CSF1R、B-raf、KIT、FGFR1/3、LCK。2017年2月中国获批上市,目前已纳入国家乙类医保目录。


COMPARZ研究中结果显示,舒尼替尼PFS达9.5个月,而培唑帕尼为8.4个月,两者差值达1.1个月,培唑帕尼疗效非劣于舒尼替尼。


同时亚洲人群的分析结果显示,舒尼替尼PFS达11.1个月,培唑帕尼则为8.4个月。


阿昔替尼(英立达®)


靶点VEGFR1/2/3、PDGFR。


阿昔替尼用于一次全身治疗失败后进展的肾细胞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6.7个月;中位总生存期:20.1个月;客观缓解率:19.4%。


索拉非尼


甲苯磺酸索拉非尼(多吉美)是一种新型多靶点抗肿瘤药物,其靶点包括:VEGFR1/2/3、PDGFR-β、B-raf、KIT、RET、C-Raf、FLT3。,可同时作用于肿瘤细胞和肿瘤血管。


III 期试验结果显示,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患者比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的总生存期 OS 延长了 39%,中位无进展生存期 PFS延长了(167 天 vs 84 天)。


卡博替尼


卡博替尼(Cabometyx®):靶点VEGFR1/2/3,TYRO3,ROS,UFO,TIE2,c-Met/HGFR,KIT,NTRK2,RET。2017年12月19日,FDA批准片剂卡博替尼一线治疗晚期肾癌(RCC)患者。


卡博替尼一线治疗晚期肾癌(RCC)患者研究表明,中位总生存期:26.6个月;客观缓解率:20%,死亡风险降低20%。


仑伐替尼联合依维莫司用于治疗晚期或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4.6个月;客观缓解率:37%;中位总生存期:25.5个月。


安罗替尼


安罗替尼作为由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口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已在国内上市,但尚未获批于肾癌的治疗。


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肾细胞癌的Ⅱ期研究数据显示,,总体而言所有入组患者客观缓解率(ORR)为16.7%,疾病控制率(DCR)为83.3%。


贝伐珠单抗


贝伐珠单抗属于VEGF抑制剂中的大分子生物药,主要通过三大方式发挥抗肿瘤作用,即现有的血管系统退化、抑制新生血管生成、抗血管通透性。


IMmotion151研究结果显示在PD-L1阳性患者中,PD-L1单抗atezolizumab与贝伐珠单抗联合治疗组获得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优于对照舒尼替尼治疗组(11.2个月对7.7个月),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43%与35%。


乐伐替尼


乐伐替尼是日本卫材公司研发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1‒3、成纤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1-4、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RET 和 KIT 的口服多靶点抑制剂。 


研究表明,仑伐替尼+依维莫司组对比依维莫司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14.6个月 VS 5.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25.5个月 VS 15.4个月,客观反应率(ORR)为37% VS 6%。


厄洛替尼


厄洛替尼是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物(EGFR拮抗剂),属分子靶向治疗药物。通过抑制肿瘤细胞配体依赖的HER-1/EGFR的活性,达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一项厄洛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HLRCC/pRCC的II期研究,结果显示,HLRCC的中位PFS为21.1个月,散发pRCC的中位PFS为8.8个月,贝伐珠单抗+厄洛替尼有望成为晚期散发性乳头状细胞肾细胞癌(特别是HLRCC)的标准治疗方案。


对于转移性或不可切除性的乳头状肾细胞癌,新增了贝伐珠单抗+厄洛替尼作为III级推荐。


mTOR突变抑制剂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类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是细胞内存在的一个重要的信号通路,在肾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PI3K/AKT/mTOR通路发挥重要作用。


依维莫司


依维莫司(飞尼妥®):靶点mTORC2、mTORC1。2013年1月中国获批上市,目前已纳入国家乙类医保目录。


研究显示,依维莫司用于舒尼替尼或索拉非尼治疗后进展的转移性肾细胞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4.9个月,客观缓解率:2%。


替西罗莫司


替西罗莫司(Torisel ®):靶点mTORC2、mTORC1。2007年5月美国首批,中国未获批上市,但有仿制药在研。


替西罗莫司用于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中位总生存期:10.9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5.5个月;总缓解率:8.6%。


帕博利珠单抗


KEYNOTE-426研究显示,与舒尼替尼对照,帕博利珠单抗联合阿昔替尼一线治疗晚期肾癌效果显著。


治疗组和对照组一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89%和78%;治疗组PFS为15.1个月,而对照组为11.1个月;治疗组客观缓解率(ORR)相比对照组提高了近一倍,达到了59.3%。


纳武单抗(nivolumab)联合依匹单抗


Checkmate 214研究显示,与舒尼替尼对照相比,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依匹木单抗用于晚期肾癌的一线治疗,总生存期OS显著延长(30个月总生存率:60%vs 47%),客观缓解率ORR改善(42% vs 29%),完全缓解CR(11% vs 1%)。


阿维鲁单抗+阿昔替尼


在560例PD-L1阳性肿瘤患者(63.2%)中,阿维鲁单抗+阿昔替尼组和舒尼替尼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13.8个月和7.2个月,客观缓解率分别为55.2%和25.5%。


综上所述,免疫治疗时代的到来为晚期肾癌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治疗举措,从靶向治到靶向联合免疫,再到纯免疫治疗,新的探索正在不断展示出令人欣喜的治疗价值,改革了晚期肾癌临床的治疗理念,相信未来免疫联合靶向治疗必将在晚期肾癌的一线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为了让更多患者早用药、用好药,114联合国药集团提供肿瘤靶向药海外直购服务,帮您低价购买海外新药及仿制药。


如有需要,请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肿瘤咨询顾问」进行咨询。



114抗癌指南导航·点击下方文字阅读更多

返回首页 | 肺 癌 | 胃 癌 | | 肝 癌 | 食管癌 | 乳腺癌 | 卵巢癌 | 肾癌 | 宫颈癌 | 胰腺癌 | 鼻咽癌 | 甲状腺癌 | 前列腺癌 | 子宫癌 | 口腔癌 | 喉 癌 | 脑肿瘤 | 白血病 | 淋巴瘤

基因检测 | 免疫检测 | 靶向治疗 | 质子治疗 | 免疫药物 | 免疫细胞 | NK细胞 | CIK细胞 | CTL细胞 | 新抗原特异性T细胞 | 肿瘤疫苗




温馨提示:本文涉及医疗内容为普遍适用性建议,仅供学习和参考,最终意见以临床医师诊断为准

阅读50778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