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在欧美男性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一。根据我国的国家癌症中心数据,前列腺癌在中国居男性恶性肿瘤的第6位,而且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都在持续增加。
根治性手术切除或放疗可有效治疗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但多数患者最终会进展至转移性疾病。美国初诊前列腺癌患者中有约4%~5%是转移性疾病,约10%~12%是局部晚期。
虽然随着诊疗技术的提升,以阿比特龙为代表的新型内分泌药物显著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生活质量也有改善,然而在治疗耐药后患者依然希望寻求更多的有效治疗方式,改善生存预后。
随着近年来针对PARP抑制剂的研究深入,其在前列腺癌患者治疗中的显著获益逐渐被证实,指南也同步更新了相关的诊疗推荐。
NCCN指南的Principles of Genetics部分指出,推荐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包括BRCA1/2、ATM基因、HRR相关基因。
其中HRR相关基因包括BRCA1,BRCA2,ATM,PALB2,FANCA,RAD51D,CHEK2和CDK12,对于局部晚期患者也可以考虑做针对HRR基因变异的检测。
转移性去势敏感性前列腺癌(mCSPC)
一线治疗
首选方案:阿比特龙、 恩扎卢胺
其他方案:Fine-particle 阿比特龙
二线治疗(一线为阿比特龙/ 恩扎卢胺)
首选方案:多西他赛、sipuleucel-T
其他推荐:阿比特龙、恩扎卢胺、比卡替尼、fine-particle阿比特龙
特定情况下的治疗方案:奥拉帕利(HRRm)、卢卡帕利(BRCA)、帕博利珠单抗(MSI-H或dMMR);
二线治疗(一线多西他赛)
首选方案:阿比特龙、恩扎卢胺;
其他推荐:fine-particle阿比特龙、比卡替尼、sipuleucel-T
特定情况下的治疗方案:奥拉帕利(HHRm)、卢卡帕利(BRCA)、帕博利珠单抗(MSI-H或dMMR);
后线治疗
首选方案:阿比特龙、恩扎卢胺;
其他推荐:fine-particle阿比特龙
特定情况下的治疗方案:帕博利珠单抗(MSI-H或dMMR);
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0CRPC)
阿帕他胺
阿帕他胺属于第二代高选择性雄激素受体拮抗剂,用于治疗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激素治疗后疾病仍进展)的前列腺癌。
恩扎卢胺
恩杂鲁胺是雄激素受体抑制剂,能够减少前列腺癌细胞的增值和诱导其死亡,该药用于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达洛鲁胺
达洛鲁胺是一种口服非甾体雄激素受体(AR)抑制剂,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非转移性去雄耐药前列腺癌(nmCRPC)。
前列腺癌常规靶向治疗效果如何?
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不同分子靶点药物的研发,实体肿瘤的靶向治疗进展迅速,给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带来了福音。
难治性前列腺癌,过去总体生存时间仅为1年左右。随着新型药物的使用,部分患者生存期可以延长到2~3年。
分子靶向治疗精确作用于肿瘤组织,减轻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抗肿瘤准确,不良反应少,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延长其生存期。
联合用药方案有哪些?效果如何?
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不同分子靶点药物的研发,实体肿瘤的靶向治疗进展迅速,给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带来了福音。
难治性前列腺癌,过去总体生存时间仅为1年左右。随着新型药物的使用,部分患者生存期可以延长到2~3年。
分子靶向治疗精确作用于肿瘤组织,减轻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抗肿瘤准确,不良反应少,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延长其生存期。
靶向治疗与放疗的联合
目前靶向治疗与放疗的联合已经在临床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有望在肿瘤的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试验证明多靶点靶向治疗联合放疗对肿瘤的抑制作用优于单靶点靶向治疗联合放疗的疗效。因此理想的联合模式是采用多靶点药物和放射治疗联合应用。
研究显示靶向药物和放疗联合使用有增效作用,根据癌细胞分子信号传导系统的研究结果,放射治疗与分子靶向作用的分子调节机制之间存在广泛的交互作用,这意味着针对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分子靶向药物理论上具有增强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的潜力。
而且,分子靶向药物还可以调节肿瘤内部血管网络的成熟度,降低肿瘤内部的组织间压力,进而改善乏氧状态,提高肿瘤的放射敏感性。
因此,由于分子靶向药物和放射治疗间作用机制的互补性,决定其具有联合增效的潜力。
靶向治疗与化疗联合
从药物联合的角度看,已有试验表明靶向治疗与化疗联合不仅不会出现拮抗,还能够显著延缓耐药,这为靶向治疗联合化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靶向治疗联合化疗临床效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临床数据表明,相比于单用靶向治疗而言,靶向治疗联合化疗可以延缓耐药。
2.靶向治疗联合化疗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以及抑制肿瘤活化的信号通路,如:AKt信号通路等。
3.联合治疗的毒副反应可耐受且基本可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除患者担心毒副反应的后顾之忧。
靶向治疗与免疫药物联合
临床数据显示靶向治疗与免疫药物可以联合使用,并且还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例如PD-1/PD-L1抑制剂能够提高肿瘤对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敏感性,并且提高抗血管生成抑制剂的疗效,部分有效率甚至高达90%。
靶向治疗能够通过增强肿瘤抗原性、促进免疫杀伤作用等方式对免疫治疗起到协同增强作用,同时免疫治疗不易耐药,因此,靶向联合免疫治疗不仅延长了靶向药的耐药时间,而且药物联用也增强了免疫治疗的疗效;
但是目前尚没有更多数据支持所有的靶向药物均可与免疫药物联合使用,因此,患者在治疗时需要遵循主治医师的指导,切不可盲目用药。
随着多个新药物的获批,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免疫治疗和靶向药物为代表的新型药物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为患者带来了更大的生存获益,为医生提供了更多的先进武器。
当人们的目光都聚集在肿瘤免疫治疗中时,PARP抑制剂横空出世,在前列腺癌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对于携带特定突变的转移性去势抵抗前列腺癌的患者,应用PARP抑制剂的药物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这是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巨大福音。
为了让更多患者早用药、用好药,114联合国药集团提供肿瘤靶向药海外直购服务,帮您低价购买海外新药及仿制药。
如有需要,请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肿瘤咨询顾问」进行咨询。
114抗癌指南导航·点击下方文字阅读更多
温馨提示:本文涉及医疗内容为普遍适用性建议,仅供学习和参考,最终意见以临床医师诊断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