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瑞利珠单抗有哪些副作用?

品牌图-文章用.jpg


卡瑞利珠单抗的安全性数据来自于 9 项共计 986 例接受卡瑞利珠单抗单药治疗的临床研究,接受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的 986 例患者中所有级别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97%,发生率 ≥ 10% 的不良反应包括: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贫血、发热、乏力、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蛋白尿、咳嗽、食欲下降。


3 级及以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 24%,发生率 ≥ 1% 的包括:贫血、低钠血症、肺部感染、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血胆红素升高、结合胆红素升高、肝功能异常、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白细胞计数降低、血小板计数降低、淋巴细胞计数降低、低钾血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肺部炎症、血碱性磷酸酶升高、脂肪酶升高。


临床研究中的不良反应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SHR-1210-Ⅱ-204 研究为一项在至少经过二线系统性化疗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开展的单臂、开放、多中心Ⅱ期临床研究,评估卡瑞利珠单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本研究中,所有级别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00%,发生率 ≥ 10% 的不良反应为皮肤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发热、甲状腺功能减退、上呼吸道感染、贫血、输血相关反应、咳嗽、口腔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鼻咽炎、瘙痒症。


其中 ≥ 3 级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6.7%,发生率 ≥ 2% 的包括淋巴细胞计数降低、白细胞计数降低、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带状疱疹、肺部炎症。


与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SAE)发生率为 12%,发生率 ≥ 1% 的与药物相关的 SAE 包括:2 例免疫性肺炎、1 例肾损伤合并肾病综合征、1 例肺部炎症、1 例肺部感染、1 例血肌酸磷酸激酶升髙、1 例肺炎合并肿瘤假性进展、1 例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合并颈部感染、1 例鼻息肉。


4 例(5.3%)患者因不良反应永久停用卡瑞利珠单抗,包括 3 级肺部炎症、3 级自身免疫性肺部疾病、1 级药物性超敏反应和 3 级肾损伤各 1 例。22 例(29.3%)患者因不良反应暂停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发生率 ≥ 2% 的导致暂停给药的不良反应是大便潜血阳性、血胆红素升高、带状疱疹、皮肤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结合胆红素升高。


特定不良反应描述

本品的特定不良反应来自于上述的 9 项临床研究共 986 例患者的安全性信息。主要是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和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主要包括:


免疫相关性肺炎、免疫相关性腹泻及结肠炎、免疫相关性肝炎、免疫相关性肾炎、免疫相关性内分泌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垂体炎)、肾上腺功能不全、高血糖症及 1 型糖尿病、免疫相关皮肤不良反应、免疫相关性胰腺炎、免疫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免疫相关性心肌炎、其他本品已观察到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包括结膜炎、脾脓肿、肌炎、口腔黏膜炎、光电性结膜炎等)。


其他同类产品报道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其他抗 PD-1/PD-L1 抗体报导的( ≤ 1%)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如下:

血管与淋巴管类疾病:血管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心脏器官疾病:心包炎、心肌梗死;


眼器官疾病:伏格特-小柳-原田综合征(Vogt-Koyanagi-Harada syndrome)、葡萄膜炎、角膜炎、虹膜炎;


免疫系统疾病:实体器官移植排斥反应、肉状瘤病、移植物抗宿主病;


各种肌肉骨骼及结缔组织疾病:多发性肌炎、关节炎、横纹肌溶解症、运动功能障碍;


各类神经系统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脑膜脑炎、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e syndrome)、脱髓鞘、重症肌无力、肌无力综合征、风湿性多肌痛症、神经麻痹、自身免疫性神经病变(包括面部及外展神经麻痹);


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Stevens-Johnson syndrome,SJs)、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类天疱疮、银屑病、大疱性皮炎、多形性红斑、剥脱性皮炎;


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组织细胞增生性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又名 Kikuchi lymphadenitis)、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


输液反应

在接受卡瑞利珠单抗单药治疗的患者中,超敏反应、输液相关反应的发生率为 0.5%(5/986),其中 2 级为 3 例,3 级为 2 例。


2 例患者接受了高剂量皮质类固醇(1 例为 66 mg 等效剂量泼尼松,另 1 例为 132 ng 等效剂量泼尼松),5 例患者病情均获得缓解,至缓解的中位时间是 0.1 个月(范围:0.0-1.8 月)。


免疫原性

所有治疗用蛋白质均有可能发生免疫原性相关问题。


免疫药物已在临床应用中被证实效果优异,但免疫治疗优势人群需有明确的指标提示,可以让免疫治疗有证可循、更加高效。


114联合了国内最先进的生物科技公司为患者提供了免疫治疗指标检测服务,请添加「肿瘤咨询顾问」进行咨询或直接点击下方图片预约。



点击下方图片快速预约免疫检测↓↓↓


114抗癌指南导航·点击下方文字阅读更多

返回首页 | 肺 癌 | 胃 癌 | | 肝 癌 | 食管癌 | 乳腺癌 | 卵巢癌 | 肾癌| 宫颈癌 | 胰腺癌 | 鼻咽癌 | 甲状腺癌 | 前列腺癌 | 子宫癌 | 口腔癌 | 喉 癌 | 脑肿瘤 | 白血病 | 淋巴瘤

基因检测 | 免疫检测 | 靶向治疗 | 质子治疗 | 免疫药物 | 免疫细胞 | NK细胞 | CIK细胞 | CTL细胞 | 新抗原特异性T细胞 | 肿瘤疫苗




温馨提示:本文涉及医疗内容为普遍适用性建议,仅供学习和参考,最终意见以临床医师诊断为准

阅读51279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