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放射治疗的方式及原则有哪些,医生如何选择?

品牌图-文章用.jpg


放疗的方式及原则如下:

(1)根治性放疗:适用于 Karnofsky 功能状态评分标准评分≥70 分的患者,包括因医源性或(和)个人因素不能手术的早期 NSCLC、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 NSCLC 和局限期SCLC。


(2)姑息性放疗:适用于对晚期肺癌原发灶和转移灶的减症治疗。对于 NSCLC 单发脑转移灶手术切除患者可观察或行术区局部放疗或立体定向放疗,对于广泛期 SCLC 患者可行胸部放疗。


(3)辅助放疗:适用于术前放疗、术后放疗切缘阳性(R1 和 R2)的患者;外科探查不够的患者或手术切缘近者;对于术后 pN2 阳性的患者,鼓励参加术后放疗的临床研究。


(4)术后放疗设计:应当参考患者手术病理报告和手术记录。


(5)局限期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在胸内病灶经治疗达到完全缓解后推荐行预防性脑照射,达到部分缓解的患者也推荐行预防性脑照射。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SCLC)在化疗有效的情况下,行预防性脑照射亦可降低 小细胞肺癌(SCLC)发生脑转移的风险。


预防性脑照射推荐时间为所有化放疗结束后 3 周左右进行,之前应行脑增强磁共振检查以排除脑转移,建议全脑放疗剂量为 25Gy,2 周内分10 次完成。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SCLC) 全脑预防照射的决定应当是医患双方充分讨论,根据每例患者的情况权衡利弊后确定。


(6)同步放化疗适用范围:不能手术的ⅢA 及ⅢB 期患者,建议同步放化疗方案为 EP(足叶乙苷+顺铂)方案或 TP(多西他赛+顺铂)方案。


如果患者不能耐受,可以行序贯化放疗,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或卡铂方案作为同步或序贯用药的方案之一。


(7)接受放化疗的患者,潜在不良反应会增大,治疗前应当告知患者。放疗设计和实施时,应当注意对肺、心脏、食管和脊髓的保护。治疗过程中应当尽可能避免因不良反应处理不当导致的放疗非计划性中断。


(8)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技术或图像引导放疗等先进的放疗技术,建议在具有优良的放射物理技术条件下,开展立体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


(9)放疗靶区勾画时,推荐增强 CT 定位或 PET-CT 定位。可以参考 PET-CT 的肿瘤生物影像,在增强 CT 定位影像中勾画肿瘤放疗靶区。


(10)接受放疗或放化疗的患者,治疗休息期间应当予以充分的监测和支持治疗。



114抗癌指南导航·点击下方文字阅读更多

返回首页 | 肺 癌 | 胃 癌 | | 肝 癌 | 食管癌 | 乳腺癌 | 卵巢癌 | 肾癌 | 宫颈癌 | 胰腺癌 | 鼻咽癌 | 甲状腺癌 | 前列腺癌 | 子宫癌 | 口腔癌 | 喉 癌 | 脑肿瘤 | 白血病 | 淋巴瘤

基因检测 | 免疫检测 | 靶向治疗 | 质子治疗 | 免疫药物 | 免疫细胞 | NK细胞 | CIK细胞 | CTL细胞 | 新抗原特异性T细胞 | 肿瘤疫苗




温馨提示:本文涉及医疗内容为普遍适用性建议,仅供学习和参考,最终意见以临床医师诊断为准

阅读50026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